[发明专利]加压移动床煤制天然气联产燃油芳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0177.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李开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聚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C10G1/00;C10J3/16;C10J3/66;C10J3/72;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焦油 煤气 加压移动床 芳烃 氢气 煤气化 燃机余热锅炉 煤焦油加氢 煤制天然气 升压 动力蒸汽 反应动力 换热管束 净化分离 燃机发电 生产用电 蒸汽锅炉 过渡段 煤加氢 水煤气 循环机 甲烷 残焦 产率 出炉 分馏 分压 加氢 联产 能效 气化 燃煤 水耗 脱除 重整 逆流 天然气 补充 投资 生产 | ||
加压移动床煤制天然气联产燃油芳烃方法,将加压移动床煤气化床自上而下设计为氢煤气段、段间过渡段、水煤气段;在氢煤气段设置换热管束改善气、固逆流和H2、CH4分压条件,增加煤焦油产率和C+2H2→CH4反应动力;出炉富烃氢煤气再通过净化分离得到煤焦油、甲烷、氢气;煤焦油通过加氢重整分馏制得燃油、芳烃,氢气经循环机升压循环使用;生产CH4后的残焦经水煤气段气化、CO变换、酸气脱除后,成为煤加氢及煤焦油加氢的补充氢;正常生产用电由自产天然气通过燃机发电提供,动力蒸汽由燃机余热锅炉提供,没有燃煤蒸汽锅炉。本方法可大幅提高产品能效、降低水耗、投资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工领域,特别涉及煤制天然气和燃油的能源化工艺技术与设备。
背景技术
现行的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无论是煤气化后再合成油、气的两步法费托路线,还是煤直接加氢生产油、气的一步法,均因工艺路线复杂、工艺过程能源转化效率低下,煤制油仅 43%,耗标煤3.4吨/吨油,煤制天然气仅55%,耗标煤2.3吨/km3;设备投资高,煤制油1600 亿元/1000万吨,煤制天然气280亿元/40亿m3;水资源消耗高,煤制油耗水7吨/吨油,煤制天然气7吨/km3;环境污染重,污水处理成本高,CO2排放多等,而不能大规模商业化。
究其主要原因是,煤气化为CO+H2后再合成为CnH2n+2(n=1为CH4,n=8为汽油,n=16 为柴油)的两步法费托路线,化学反应nCO+2nH2+H2=CnH2n+2+nH2O,CO中的氧元素必须要用 H2去取出来,而传统制取H2的能耗和成本都很高,所以两步法的煤气化工序,采用煤气中CH4含量较高的加压移动床气化煤气化,又会带来蒸汽耗量多、煤气废水多、环保成本特别高的难题;采用气流床煤气化,蒸汽耗量和煤气废水均很少,相对环保易过关,但氧气耗量达 2000Nm3/t油,权衡利弊后,近年新建的煤制油示范生产线,多采用气流床煤气化再合成油的工艺路线。
近年业界提出的“煤拔头”低阶煤热解制油方案,由于焦油产率低、售价低、半焦的出路难觅,也使这一工艺被迫停留在示范阶段。
现行煤直接加氢的一步法制油效率低的原因,一是碳元素转化率低,其残渣含碳高达 40%,需在专门的气化炉内重新加工才能再次生成CO;二是采用气流床煤气化制氢,由于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煤中氢元素是以碳氢化合物形式存在,在400~700℃就首先热解为气态烃,随即与气流中大量存在的O2反应生成CO2和H2O放出热量,使炉温达到1300~1700℃之高,所以气流床的高炉温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氢元素燃烧贡献的,从而导致气流床生产的煤气中氢气摩尔分率低,CO成分特别高,而CO必须经过催化变换才能将H2O中的化合态H2转化为热值相当的单质太H2气,即这种制氢工艺实质上是首先烧掉煤中的H2,然后再用煤中的C元素制取CO,CO再经变换才能转化为煤直接液化的原料H2气;三是工艺压力高达20MPa,设备投资大;四是原料煤质量要求苛刻。所以现行的煤直接加氢一步法制油也存在成本高、能源转化效率低、CO2排放多、水资源消耗高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聚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聚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0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