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6108.8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先挺;张晓萌;陈剑锋;张佳丽;张志明;林照;贺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5/00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琳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分隔板 单向阀 固定板 隔板组件 小区 排水 最大限度减少 隔离 单向止逆阀 单向出水 肥效试验 进出水口 密封连接 试验小区 养分流失 优化设计 顶角处 防侧倒 柔性板 安插 防窜 进水 竹板 暴雨 水稻 试验 | ||
1.一种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组件和固定板,试验小区的各顶角处插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隔板组件包括分隔板和单向阀,所述分隔板安插在相邻两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分隔板上安装有所述单向阀,且所述单向阀的进出水口低于田面;相邻两所述分隔板之间采用重叠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固定竹板,所述固定竹板的宽度为4-6cm、高度为0.6-0.8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小区还在各个边线上均匀布置有固定竹板,相邻两固定竹板交叉设置,前一固定竹板位于所述分隔板的内侧,后一固定竹板位于所述分隔板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采用PVC柔性板,柔性板的高度为40-50cm、厚度为0.8mm,所述柔性板插入土壤下的深度为15-16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的下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单向阀通过单向阀固定板安装在所述通孔处,且所述单向阀的进水侧设置有过滤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单向阀的进出口田面上设置有沉泥穴,所述沉泥穴的规格为长×宽×深=15cm×10cm×6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分隔板的重叠密封处的重叠宽度为1-1.5m,重叠部分的两端通过固定竹板固定,且重叠部分的外周通过胶带横向粘合,胶带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夹;所述固定竹板的两端用塑料扎带固定。
8.一种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的应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田块选择及田块平整:试验地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的地块;同一田块不能连续布置试验;选择试验田后,对稻田灌水并翻耕土壤,然后放水使稻田水深1-2厘米;
2)试验小区设计:水稻肥效试验小区面积为20-50平方米,小区宽度不小于4米,所有小区设置于稻田中间,试验小区四周通过种植水稻为保护行,小区单灌单排;
3)试验组件制作:制作单向阀、固定板等配件;选择分隔板,并根据试验小区设计制定分隔板组件,将单向阀等配件安装到柔性板上,单向阀底端在柔性板底端距离15cm处,配件和隔板接缝处用防水玻璃胶密封;
4)试验小区构建:在各小区各顶角处各打入固定竹板,竹板与竹板之间拉纱线,标记出柔性板安插的位置;将隔板组件安插田块,使单项阀进、出水口低于田面;柔性板重叠宽度为1-1.5米,重叠两端用双竹板固定,用土壤填满PVC板缝隙,用胶带将重叠部分两块柔性板横向粘合,在胶带上用固定夹固定,最后将两端的固定竹板用塑料扎带固定;开挖进出水主沟;
5)肥料施用:田间试验小区建好后,各小区灌水深度达到3-5厘米后,通过单向阀旋钮关闭单向阀,根据随机原理,将处理随机分设每个区组的小区中,每个小区插标识牌,撒施基肥;施肥后,用手持旋耕机将基肥与土壤混合,基肥施用后,打开单项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61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香糯稻基质育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