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4831.2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杨涛;梁俊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震(北京)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柱 楼梯间 钻孔 连接钢筋 墙体 下层 抗震构造措施 间距设置 建筑结构 结构韧性 砌体结构 施工周期 竖向连接 楼板 转角处 铆钉 多层 横墙 面层 下端 直拉 焊接 墙角 粘贴 交接 增设 施工 | ||
1.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楼梯间和型钢构造柱(1);所述型钢构造柱(1)设置在原楼梯间每个墙角的内外或左右处,所述型钢构造柱(1)与去除了面层的原楼梯间墙体(5)粘贴在一起;所述型钢构造柱(1)及对应的墙体(5)上按一定间距设置有钻孔,钻孔内设置有铆钉(2);所述原楼梯间的楼板(3)上设置有钻孔,钻孔内穿设有连接钢筋(4),所述连接钢筋(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层型钢构造柱(1)焊接,从而将上、下层型钢构造柱(1)竖向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构造柱1(1)为等边角钢构造柱,其型号尺寸为L120×12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2)为胀头铆钉,铆钉(2)直径da=20mm,锚固长度l1≥6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构造柱(1)上的钻孔为梯形钻孔,孔距不大于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3)上的钻孔为两个,每个钻孔内各设置一连接钢筋(4),所述连接钢筋(4)直径不小于14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层砌体结构采用增设型钢构造柱加强楼梯间结构韧性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步骤如下实施:
步骤一:设计选用型钢构造柱(1),在每个墙角内外或左右分别加设一根等边角钢,按设计图纸下料、调直、除锈,并在型钢构造柱(1)上按一定间距钻梯形孔;
步骤二:加工铆钉(2),将铆钉(2)设置为梯形平头,与型钢构造柱(1)上的钻孔配套;
步骤三:去除原楼梯间墙体(5)面层,并对型钢构造柱(1)与砌体墙体(5)的接触面基底座清除风化层,用M10砂浆或聚合物砂浆做找平层,找平层应反复模压密实;
步骤四:楼板(3)钻孔,并穿入连接钢筋(4),进行上、下层型钢构造柱(1)的竖向连接,连接钢筋(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层型钢构造柱(1)焊接;
步骤五:焊接完成后在原楼梯间墙角处刮胶,粘贴型钢构造柱(1),贴好后应施压固定;
步骤六:待粘贴的胶体固化后,对应型钢构造柱(1)上的钻孔,在墙体(5)上钻孔,清理干净后注胶,再插入所述铆钉(2)。
步骤七,对裸露型钢构造柱(1)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震(北京)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震(北京)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8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