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布料制备的印染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3229.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昊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6B3/10;D06B15/02 |
代理公司: | 33274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范琪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纤维条 菖蒲 乌拉草纤维 制备 纤维 布料制备 棉纤维条 印染加工 质量分数 残留量 混纺纱 耐用性 染色剂 舒适性 除味 搓条 抗菌 香氛 祛味 褪色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布料制备的印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布料的制备:安质量分数计算,采用5‑9份艾纤维、12‑23份乌拉草纤维、10‑18份菖蒲纤维分别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乌拉草纤维条、菖蒲纤维条,然后将艾纤维条、乌拉草纤维条、菖蒲纤维条与棉纤维条一起组成混纺纱料制成布料A。本发明制备出来的布料不仅香氛功效,还具有较好的抗菌、除味祛味的性能,舒适性强;且布料上染色剂残留量少,不会褪色,同时该方法生产出的布料韧性强,耐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布料制备的印染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布料通常为棉或涤纶制成,其穿着在身上时舒适感差,且在长时间穿着之后就容易滋生细菌,易导致人体致病;现有的布料还存在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异味的情况;同时现有的布料在印染过程中,其对布料的脱水效果差,易导致布料当中未完全粘附在布料上的色素难以自动脱落,造成后期制成的布料出现褪色等情况,影响穿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穿着舒适不褪色的用于布料制备的印染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布料制备的印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布料的制备:安质量分数计算,采用5-9份艾纤维、12-23份乌拉草纤维、10-18份菖蒲纤维分别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乌拉草纤维条、菖蒲纤维条,然后将艾纤维条、乌拉草纤维条、菖蒲纤维条与棉纤维条一起组成混纺纱料制成布料A;
S2:布料染色:将布料A放入至具有染料的染色缸中,然后以搅拌装置带动布料A在染色缸中顺时针匀速转动,得到染色布料A;
S3:布料挤水:通过印染布料脱水设备挤出染色布料A中的印染水,然后整理染色布料A;
S4:将步骤S3中整理完成的染色布料经清水冲洗;
S5:将冲洗完成的染色布料A进行烘干,然后存储
本发明通过制备艾纤维条、乌拉草纤维条及菖蒲纤维条,并将三者和棉纤维条一起组成混纺纱料制成内层布料,由于艾叶具有逐寒湿、温经的功效,乌拉草具有除味祛味、通经活络、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微循环、 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菖蒲具有杀虫、抗菌的功效,所以制备出来的布料不仅香氛功效,还具有较好的抗菌、除味祛味的性能;而在通过将布料放入至染料缸中搅拌,能够提高布料染色的效率,避免布料长时间浸泡而受到染料腐蚀;通过印染布料脱水设备可将附着在布料上的染料从布料中排出,减少布料上的染料粘附量;而清水冲洗则可进一步的降低残余在布料上的染料,制成的布料在后期穿着时不会褪色,且具有香氛功效的布料穿着在身上的舒适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艾纤维、乌拉草纤维及菖蒲纤维为艾叶、乌拉草、菖蒲分别放入沸水中煮,之后放入石灰水中浸泡,浸泡后水洗,然后用浓度为1%的双氧水浸泡,浸泡后再次水洗并烘干即可得到;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布料A于染色缸中搅拌的时长为4-7小时;该搅拌时长既达到了布料染色效果好,还不会破坏布料纤维,保障了布料的完整性和韧性。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清水冲洗时水的流速为0.2-0.5m/s;在该流速下进行冲洗既可有效的除去布料当中残余的染料,还可保障粘附在布料上的染料不会受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艾叶、乌拉草、菖蒲中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浸泡时温度为40-50℃;放入双氧水中浸泡时间为30-40分钟,浸泡时温度为30-40℃;该温度、时间及质量分数下制备出来的布料在具有抗菌袪味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昊,未经李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3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