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雨水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1736.7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楼诚;孙烨;于搏海;林德高;郑晓欣;冯林林;解明利;施勇涛;黄屹;王贤萍;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314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雨水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雨水净化系统,包括第一井体、第二井体以及净化单元,所述第一井体与所述第二井体之间通过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净化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内,用以对进入所述第一井体内的雨水进行净化,并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将净化后的雨水引流至所述第二井体,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净化单元能够对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去除。雨水径流进入到第一井体内后,可经过净化单元净化后再通过第一通道进入到第二井体内,最后通过第二井体排入市政雨水主管,以使起到对雨水径流进行过滤净化以及安全排水的效果,同时使道路雨水净化系统的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径流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面积与日俱增而由此带来的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和排水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城市河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解决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道路雨水径流控制的一般做法是,在城市道路雨水口内安装截污挂篮,或将雨水引至道路机非隔离带/树带进行渗透、滞蓄和净化处理。但是,前一种方法无法去除初期雨水径流中的其他污染物质,而后一种方法需要道路范围内有一定的绿化空间,许多市政道路缺乏足够的绿化空间,利用有限的道路绿化空间无法实现道路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雨水净化系统,起到对道路雨水径流进行净化,保证排水安全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路雨水净化系统,包括第一井体、第二井体以及净化单元,所述第一井体与所述第二井体之间通过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净化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内,用以对进入所述第一井体内的雨水进行净化,并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将净化后的雨水引流至所述第二井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井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井体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高于所述净化单元在所述第一井体内的位置,用以将超出净化单元净化能力的雨水排至所述第二井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井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井体内的雨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井体底壁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井体底壁的水平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与所述第二井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井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雨水箅子,所述第二井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井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井体内设有截污挂篮,所述截污挂篮靠近第一井体的进水口设置,所述截污挂篮置于所述雨水箅子的正下方,以过滤流入第一井体的雨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竖直向下方向,所述净化单元依次包括砂层以及碎石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单元还包括尼龙网袋,所述尼龙网袋用于包裹所述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单元还包括透水土工布袋,所述透水土工布袋用于包裹所述碎石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雨水净化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净化单元能够对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去除。雨水径流进入到第一井体内后,可经过净化单元净化后再通过第一通道进入到第二井体内,最后通过第二井体排入市政雨水主管,以使起到对雨水径流进行过滤净化以及安全排水的效果,使道路雨水净化系统的结构简单、运行有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