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喷雾式干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6442.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6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顾思泽;葛士福;顾洪宇;范栋华;顾晨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喷雾 干燥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喷雾式干燥机。所述气流喷雾式干燥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烟气管道、干燥机塔体、若干个气动敲击器、主破碎系统、金属膨胀节、多管除尘器与尾风机,所述干燥机塔体内设置有三个依次上下设置的热风均布板,所述三个热风均布板上均穿设有若干个三流体喷枪,每个所述三流体喷枪沿竖直方向朝下延伸,若干个所述气动敲击器设置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底部侧壁上,所述主破碎系统安装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底部,所述金属膨胀节横向连接于所述主破碎系统的一侧,所述多管除尘器的底部开设有朝向地面的下料口,所述尾风机连接于所述多管除尘器的顶部一侧。所述气流喷雾式干燥机的喷枪结构简单且便于控制雾滴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喷雾式干燥机。
背景技术
气流式喷雾干燥机是液体工艺成形和干燥工业中较广应用的工艺。适用于从溶液、乳液、悬浮液和糊状液体原料中生成粉状、颗粒状固体产品。因此,当成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残留水份含量、堆积密度和颗粒形状必须符合精确的标准时,喷雾干燥是一道十分理想的干燥工艺。然而,一般的气流式喷雾干燥机的喷嘴结构较为复杂,且不易控制雾滴大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喷嘴结构简单且容易控制雾滴大小的气流喷雾式干燥机。
一种气流喷雾式干燥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烟气管道、干燥机塔体、若干个气动敲击器、主破碎系统、金属膨胀节、多管除尘器与尾风机,所述干燥机塔体内设置有三个依次上下设置的热风均布板,所述三个热风均布板上均穿设有若干个三流体喷枪,每个所述三流体喷枪沿竖直方向朝下延伸,若干个所述气动敲击器设置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底部侧壁上,所述主破碎系统安装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底部,所述金属膨胀节横向连接于所述主破碎系统的一侧,所述多管除尘器的底部开设有朝向地面的下料口,所述尾风机连接于所述多管除尘器的顶部一侧,每个所述三流体喷枪形成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与喷雾端,所述三流体喷枪包括壳体、保温环套、主气管、进液管与副气管,所述保温环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气管插设于所述保温环套内,所述进液管插设于所述主气管内,所述主气管与所述进液管之间形成有主气通道,所述主气通道的外侧壁涂覆有高温隔热漆,所述副气管插设于所述进液管内,所述副气管与所述进液管内形成有进液通道,所述副气管内形成有副气通道,所述副气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在所述喷雾端处连通以形成第一出口,所述主气通道在所述喷雾端处形成环绕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二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出口相互隔离,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支撑环肋,所述烟气管道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膨胀节,所述干燥机塔体的底部设置有主支撑座,所述主支撑座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内壁焊接形成一体,所述干燥机塔体的上部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座,所述辅助支撑座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钢构焊接形成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三流体喷枪的喷雾端位于所述干燥机塔体内,所述三流体喷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干燥机塔体的顶部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流体喷枪的连接端形成有横腔、第一锥形腔与第二锥形腔,并设置有主气连接头、进液连接头与副气连接头,所述横腔横向延伸且一端连通所述主气通道,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气连接头,所述锥形腔同轴连接于所述进液通道,且端部边缘连接所述进液连接头,所述第二锥形腔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副气通道,另一端通过横向孔与所述副气连接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气连接头位于所述连接端的侧部,所述副气连接头与所述进液连接头均位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