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0047.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呈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黄春英 |
地址: | 317602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套 垃圾 焚烧 进出 管口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包括间隙孔和导流环;所述刮座为轴套结构,且在其内腔右侧套装有一处安装座,且又在安装座的右端面通过点焊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杆壁上套装有一处挡尘罩,且挡尘罩的内腔朝左;本结构的清灰装置结构简单,为手转式结构,可应用于除灰管道管口段的积灰排出,中间段为核心钢丝刷结构,主要承担管道内壁的刮除清理工作,右侧为可随着清理工作进行轴向调节的挡尘罩,使用时,中间段从管道内壁上刮落的灰尘可被左侧性刮拉功能板与功能管向外同步拉出,综合结构性良好,并且由于有结构合理的挡尘罩的挡尘,清除工作过程更加环保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用于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消除的一种炉具,为提高其环保性,其排烟出尘口多通过管道与外部除尘装置进行管道连接,使其产生的气体被处理后再排放,以提高环保性。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焚烧炉排气管道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其管段路径处积留大量灰尘,且在焚烧含有湿气的物质时,更容易使蒸发的水蒸气与排气口处积存的灰尘物质发生凝结,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定期拆除连接的吸尘管道,对焚烧炉出气管口出气段进行刮尘处理,且这些凝结灰尘清理时,由于没有配套的清理装置,因此清理过程中易产生较多烟雾,影响清理时的工作环境,且清理后的灰尘掉落到管壁上不易二次刮拉处理,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结构合理的,能够将挡尘与刮拉同步实现的清灰装置,以提高实用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关于焚烧炉出气管口出气段进行刮尘处理,且这些凝结灰尘清理时,由于没有配套的清理装置,因此清理过程中易产生较多烟雾,影响清理时的工作环境,且清理后的灰尘掉落到管壁上不易二次刮拉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配套在垃圾焚烧炉进出灰管口的配套清灰装置,包括刮座,安装座,功能孔,钢丝刷,功能套,预留槽,功能管,旋转环,功能板,套孔,加长杆,加强环,挡尘罩,间隙孔和导流环;所述刮座为轴套结构,且在其内腔右侧套装有一处安装座,且又在安装座的右端面通过点焊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杆壁上套装有一处挡尘罩,且挡尘罩的内腔朝左;所述刮座的环形外壁密麻镶嵌有一层向外伸展的钢丝刷,并且还在刮座的左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一处圆筒腔结构的功能套;所述功能套的左端外壁开设有一圈旋转环,且在旋转环上又间隙配合有一处功能板;所述套孔设于功能板上,且与旋转环配合;所述加长杆的右端头为弓形的弯曲结构,且在此弓形的弯曲结构段上套装有用于手握的泡棉把套。
进一步的,所述刮座的右端设有喇叭状结构凸台,且此喇叭状结构凸台与左侧的功能板形成互应。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刷均为向上右倾斜式状态分布,且其长度均大于刮座右端喇叭状结构的最大轮廓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为中间开设有功能孔的套腔结构,且其与安装在刮座左侧的功能套形成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套按环形阵列间距开设有一圈长方形槽孔结构的预留槽,且在此预留槽内贯穿有长方管结构的功能管,且这些功能管伸入功能套的内腔中一段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管的左端面通过打磨形成弧形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杆的杆段上设有两圈加强环。
进一步的,所述挡尘罩上开设有两处圆孔结构的间隙孔,且此间隙孔上均还配合有金属的套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呈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呈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0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