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象棋棋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9319.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刚;邹峰卫;李慧星;陈家庆;张琪;刘斌啸;陈思黎;王枰;张政;曾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
主分类号: | A63F3/00 | 分类号: | A63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象棋 棋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象棋棋盘,包括棋盘本体,棋盘本体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面板,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进子滑梯机构、棋盘洗子机构、存子框机构、运动机构、运子框机构以及总控制机构,面板上放置棋子的位置设置有棋盘开口,棋盘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棋盘开口板,面板上的棋子通过进子滑梯机构进入底座内的棋盘洗子机构中,棋子通过传送带机构进入到棋子上升机构中,通过棋子上升机构将棋子压入存子框机构中,运动机构运动至存子框机构并将存子框机构中的棋子取出并将其运送至棋子摆放位置的下方,将棋盘开口板打开后通过棋盘开口将棋子摆放在面板上以完成棋子的摆放。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智能化且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象棋棋盘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象棋棋盘。
背景技术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唐代牛僧孺所制。刻圆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两人对弈,红方以帅统仕、相及俥、傌、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象棋的棋子设置受到古代两军作战形式的影响,周朝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伍”是由5名步兵组成的,作战兵器也由弓、殳、矛、戈、戟5种为一组配合使用。这就是棋阵双方各有5个小卒的缘由。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目前,市场上的棋盘大都结构简单,同时棋子和棋盘是分开的,不能进行很好的保存,且不具有智能化的特点,继而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娱乐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智能化且安全可靠的智能象棋棋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智能象棋棋盘,包括棋盘本体,所述棋盘本体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面板,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进子滑梯机构、棋盘洗子机构、传送带机构、棋子上升机构、存子框机构、运动机构、运子框机构以及总控制机构,所述面板上放置棋子的位置设置有棋盘开口,所述棋盘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棋盘开口板,所述面板上的棋子通过进子滑梯机构进入底座内的棋盘洗子机构中,所述棋子在棋盘洗子机构中转盘的转动下通过传送带机构进入到所述棋子上升机构中,通过所述棋子上升机构中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作用将棋子压入所述存子框机构中,所述运动机构运动至所述存子框机构并将存子框机构中的棋子取出,同时所述运动机构在所述总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棋子运送至棋子摆放位置的下方,将所述棋盘开口板打开后通过棋盘开口将棋子摆放在所述面板上以完成棋子的摆放。
所述底座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进子滑梯机构,所述进子滑梯机构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面板的定位孔中,所述棋子通过所述进子滑梯机构进入所述空腔内所述棋盘洗子机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未经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