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8570.5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孟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378;G01R1/04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台 内筒 测试基座 新能源 输送装置 测试探头 测试装置 伸缩杆 伸缩夹 输送槽 内置 外筒 升降 电池 电池测试夹具 传送带 表面凹槽 电池传送 活动连接 两侧开口 伸缩电机 伸缩内筒 固定杆 固定架 支撑柱 穿过 测试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升降台、连接升降台的输送装置、位于升降台上方的测试装置;所述升降台包括设置在升降台底部的内筒、与内筒活动连接的外筒;内筒内置伸缩电机两端连接有的伸缩杆,伸缩杆穿过伸缩内筒两侧开口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内置在输送槽内的传送带、设置在输送槽下方的支撑柱;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台上方的测试基座,位于测试基座上的固定杆连接有测试探头,固定架与伸缩夹持爪连接,通过输送装置将新能源电池传送至内筒表面凹槽处,通过升降台上的内筒与外筒的升降达到新能源电池送至测试基座上,测试基座上的伸缩夹持爪与测试探头相配合,达到固定新能源电池的同时具有测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现有的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结构复杂,使用性能较为单一,通常只能够对特定尺寸的新能源电池进行夹紧固定,灵活性较差,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电池依次进行测试,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因此,我们要设计出一个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新能源电池在测试过程中是通过手动将电池放入测试夹具中,劳动强度较大,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因此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升降台、连接升降台的输送装置、位于升降台上方的测试装置;
所述升降台包括设置在升降台底部的内筒、与内筒活动连接的外筒;设置在内筒外侧的活动杆通过移动滑块与内置在外筒的滑槽连接,设置在移动滑块内的电机与外筒外侧的第一开关电性连接,内筒顶端表面设置的凹槽与设置在升降台侧面的输送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内置在输送槽内的传送带、设置在输送槽下方的支撑柱;输送槽一端设置的斜面与内筒连接,传送带通过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的传送轮与输送槽表面设有的传送开关连接,传送带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两两之间形成电池的放置区域;
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台上方的测试基座,设置在测试基座上的凹口与内筒顶端凹槽相匹配,位于凹口两端的固定杆上连接有测试杆,测试杆两端设置有测试探头,测试探头与设置在测试基座上方的伸缩夹持爪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伸缩夹持爪位于测试基座上的固定架上,伸缩夹持爪内的旋转电机与固定架上的第二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内置伸缩电机两端连接有的伸缩杆,伸缩杆穿过伸缩内筒两侧开口处,伸缩电机与设置在内筒外侧的第三开关连接,内筒通过移动滑块在外筒上活动,当内筒上升到测试基座处,通过打开第三开关将内筒固定在测试基座上,使得内筒稳定,方便伸缩夹持爪夹持电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固定在传送带上,各个限位块底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与输送槽上的各个弹簧开关连接,限位块大小与电池相匹配,弹簧开关可以将限位块通过弹簧进行伸缩,使得新能源电池可以顺利进入内筒表面凹槽处,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蜗轮蜗杆与丝杆连接,丝杆上的螺母与伸缩夹持爪上的伸缩部分固定连接,测试探头内的红外测试仪和伸缩夹持爪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使得伸缩夹持爪可以将放置在内筒上的新能源电池夹持到与测试杆水平位置上通过测试探头进行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