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速物联网数据加密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7904.7 | 申请日: | 201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昆;何牡禄;张轩铭;王利强;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速 联网 数据 加密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速物联网数据加密传输方法,通过设备发出提交数据的申请,中间管理节点验证设备的可靠性,设备可靠则中间管理节点允许设备提交数据,并为其分配存储空间,设备将需要提交的数据以字符串的形式逐次进行一次加密、处理、以TEA算法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最终的加密数据,由中间管理节点解密,解密成功则反馈成功信息至设备,否则启动备选应急方案。本发明对设备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不影响数据的实时性,使用设备本身的特征作为加密秘钥,保证了设备秘钥的唯一性,同时利用TEA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利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速度满足性能的需求,同时保障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密或安全通信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速物联网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内为预防火灾发生而安装的消防保障设施,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水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卷帘门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喷淋系统以及其它的消防电气装置。
物联网是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资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进而形成的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其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
基于现下物联网的大趋势,消防物联网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实际的消防工作中。
消防物联网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消防设备,通过无线终端、业务平台和传感探测设备,如烟感、紧急救助按钮等,实现住宅火灾和紧急事件的远程智能监控和救助。
可想而知,消防物联网系统对于火灾发生后的扑救是至关重要的,争取多一秒钟即能多抢救出一条生命或是一部分财产,这使得系统中的设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变得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于消防数据传输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消防物联网中传输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或至少是与初始信息不完全一致,这导致了对于火灾地点的确认、灾情的确认、火势的预估和人员的调配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而普通的加密手段又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消防物联网中传输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或至少是与初始信息不完全一致,而导致的对于火灾地点的确认、灾情的确认、火势的预估和人员的调配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普通的加密手段又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急速物联网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速物联网数据加密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物联网的中间管理节点开始工作;
步骤2:任一设备提交数据,中间管理节点验证设备可靠性;若设备可靠,中间管理节点允许设备提交数据,分配存储空间,进行下一步,否则,报错,重复步骤2;
步骤3:当前设备将需要提交的数据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一次加密,得到加密的字符串A;
步骤4:对字符串A进行处理,得到字符串B;
步骤5:对字符串B以TEA算法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最终的加密数据,发送至中间管理节点;
步骤6:中间管理节点解密所述最终的加密数据,若解密成功,则反馈成功信息至设备,返回步骤2,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7:中间管理节点反馈失败信息至设备,启动备选应急方案,返回步骤4。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物联网的中间管理节点启动,载入所有被管理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P、设备接口和设备ID。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