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丙醇法制备双氧水的智能强化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7793.X | 申请日: | 201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炳;黄传峰;周政;张锋;李磊;孟为民;王宝荣;杨高东;罗华勋;杨国强;田洪舟;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5/026 | 分类号: | C01B15/026;C07C45/39;C07C45/80;C07C49/08;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异丙醇 法制 双氧水 智能 强化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异丙醇法制备双氧水的智能强化系统及工艺,包括:反应器、微界面发生器和智能控制模块等。本发明通过破碎空气或氧气使其形成微米尺度的微米级气泡,使微米级气泡与原料液混合形成气液乳化物,以增大气液两相的相界面积,并达到在较低预设操作条件范围内强化传质的效果;同时,微米级气泡能够与原料液充分混合形成气液乳化物,通过将气液两相充分混合,能够保证系统中的异丙醇溶液能够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反应效率同时提高双氧水转化率,通过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使得整个系统操作稳定性、连续性佳,减小整个系统体积,使其精简程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氧水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异丙醇法制备双氧水的智能强化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双氧水,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其在使用过程中本身被还原成水,不会引入杂质,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
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后随化学工业的发展,双氧水逐步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及农业等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
双氧水在用于各类织物漂白过程中,对纤维强度损伤较小,织物不易泛黄,手感适宜,对于环境无污染;
双氧水在化学合成方面,双氧水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两者均为洗涤剂的添加剂,具有漂白和消毒功效,用量巨大;
双氧水在处理有毒废水和废气方面,对硫化物、氰化物具有较好的分解作用,其具有处理范围广、效果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我国现有生产双氧水的厂家主要采用传统的电解法工艺制备双氧水,吨位小、成本高,少数厂家采用蒽醌法制备双氧水,产量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化学工业发展,采用异丙醇氧化法生产双氧水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可得到重要化工产品丙酮而被业界青睐。
现有异丙醇氧化法制备双氧水的原理为,以异丙醇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或其他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丙酮,基于以上原理,现有异丙醇氧化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整体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装置操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差,装置中反应器本身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并且反应器整体体积大,导致占用空间大及;
第二,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小,反应的效率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丙醇法制备双氧水的智能强化系统及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稳定性和连续性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丙醇法制备双氧水的智能强化系统,包括:
反应器,用以为空气体或氧气与异丙醇溶液提供反应场所;
微界面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将气体的压力能和/或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气泡表面能并传递给空气或氧气,使空气或氧气破碎形成直径≥1μm、且<1mm的微米级气泡以提高异丙醇溶液与空气或氧气间的传质面积,减小液膜厚度,降低传质阻力,并在破碎后将异丙醇溶液与微米级气泡混合形成气液乳化物,以在预设操作条件范围内强化异丙醇溶液与空气或氧气间的传质效率和反应效率;
智能控制模块,其包括PLC控制器,传感器、和云处理器,传感器将采集的电信号传输给云处理器,云处理器根据传感器传回的反应参数在云数据库进行筛选对比,筛选出最佳控制办法后对PLC控制器发出相对应的命令,用以实现最优控制功能;
供料单元,用以向所述反应器内提供反应原料;
萃取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下方,用以对反应完毕的混合液进行萃取;
回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右侧,用以对未反应的异丙醇气体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