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光电烟雾检测方法及检测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7783.6 | 申请日: | 201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5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昆;王观亮;张轩铭;王利强;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G01N21/53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光电 烟雾 检测 方法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干扰光电烟雾检测方法及检测模块,构建配合的采样检测电路与控制器,关闭采样端获得初始输入值W0,开启采样端获取初值W1,存在输入值的跃变则确认存在可折射颗粒,获得阶段性采样值Wi,对输入值序列A做差得到差分序列A’,分别对A和A’提取特征并分类,根据输出结果触发报警或继续进行阶段性采样,直至达到报警阈值。本发明针对漂移,积灰的环境变换进行累计偏差采样,对信号采用运积分运放处理,再由处理器采集,消除漂移和环境影响,降低烟雾探测过程中的误报情况;在不能经常清理和更换迷宫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因迷宫内烟尘堆积或迷宫及器件老化造成的迷宫失灵,减少误报率或漏报率,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光学手段,即利用红外光、可见光或紫外光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光电烟雾检测方法及检测模块。
背景技术
烟雾探测器也被称为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烟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烟感探头和烟感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消防系统。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烟雾探测器均采用较为廉价且可靠的光电接收器,也被称为光电迷宫,其内部一般设置有两个配对设置的红外发光二极管(LED),两个二极管呈一定夹角对向安置,在无烟雾颗粒进入迷宫的情况下,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不会被接收管收到,接收管不会有电流产生,而当迷宫中一旦进入烟雾颗粒(μm级),则飘散在迷宫中的颗粒会阻碍发射管的光路造成光的散射,从而接收管电路中有小电流产生。当接收管LED电路中检测到的电流越大,一般则认为进入迷宫的烟雾颗粒越多,实际的电流采样电路会采到电流对应的电压值,通过运算放大电路放大后更精准地被CPU识别。为符合国标一致性要求,烟雾探测器在出厂前都会标定报警阈值,超过报警阈值,则烟雾探测器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然而,随着烟雾探测器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将时常发生误报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
(1)环境中的细小灰尘颗粒等会进入烟雾探测器内部,并附着在迷宫内壁上、造成堆积,影响迷宫的内壁的光滑度,导致在没有火情发生的情况下,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也可能因为散射、反射等现象被接收管接收到,造成误报;
(2)迷宫的外壳与二极管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材料老化”现象,进而导致烟雾探测器的失灵或失效;
(3)环境光线的影响也可能会影响探测器,造成误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抗干扰光电烟雾检测方法及检测模块,针对当前光电式探测器存在的误差高、容易受环境影响等以检测结合信号处理,降低烟雾探测的误报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干扰光电烟雾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采样检测电路;控制器初始化并与采样检测电路配合;设定采样门限值N,N≥2;
步骤2:关闭采样检测电路的采样端,启动控制器;控制器获得当前的输入值,对当前的输入值进行预处理,记为W0;
步骤3:开启采样检测电路的采样端;控制器获得当前的输入值,对当前的输入值进行预处理,记为W1;
步骤4:若W1>W0且则进行下一步,若W1=W0,则返回步骤3;
步骤5:令i=2;
步骤6:控制器获得当前的输入值,对当前的输入值进行预处理,记为Wi;若i=N,则进行下一步,否则,i=i+1,重复步骤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