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墙体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7486.1 | 申请日: | 201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4;E04B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墙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一种建筑墙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理基层墙体,将第一导热片安装于墙体的凹槽内;(2)制备相变储能层,在相变储能层内设置储能载体以及导热桥;(3)制备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第二导热片,通过锚固件将相变储能层、保温层固定于基层墙体;(4)在保温层外进行抗裂防护层施工,通过建筑胶固定夹增强网从而在保温层外生成抗裂防护层;(5)刮涂外墙柔性腻子使其达到平整度要求,涂刷防水底漆以及涂料,在抗裂防护层外生成装饰层。其中,通过墙体导热结构以及储能载体的设置,能够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户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体结构施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节能调温功能的建筑墙体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于建筑服务水平和室内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带来了建筑能耗快速增长的问题。实现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的有效措施之一。
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主体,通过建筑物的墙体、门窗和屋面等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约占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因此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最为有效的建筑节能方式。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决定了其保温隔热性能,包括对室外温度的阻隔、衰减和延迟作用,对室内舒适度和建筑节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变储能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功能材料,在温度不变或者变化较小的情况下,通过相态变化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能够改变应用载体的传热特性。将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中,可以通过潜热的吸收或释放,改变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增加了围护结构的热惰性,降低建筑制冷或供暖负荷,改善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进而起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如CN109057076A,CN105696724A等发明专利中,将相变储能材料置入墙体的容器内,当夏天白天环境温度升高到相变温度时,相变储能材料开始融化吸收室内多余热量;当夜间环境温度下降到相变温度以下时,相变材料开始凝固而释放热量。
然而在夏天日照结束后,室外环境温度下降速度高于室内温度的下降速度,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相变温度以下后,释放出相变材料的存储热量,导致室内的降温速度进一步减慢,使室内无法及时散热而在落日后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对于用户的居住体验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先申请2019108194741提出一种建筑墙体结构以及施工方法,其墙体在环境温度低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形成墙体与绝热层之间的导热结构,从而将进一步加快室内的降温提高用户体验。该墙体结构在夏天时能够加快室内的降温,然而其在冬天时导热结构增加室内外的温度传输,导致冬天室内热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结构施工方法,其墙体能够在夏天加快室内的降温的同时保持冬天室内的热量,从而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舒适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理基层墙体,将第一导热片安装于墙体的凹槽内;(2)制备相变储能层,在相变储能层内设置储能载体以及导热桥;(3)制备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第二导热片,通过锚固件将相变储能层、保温层固定于基层墙体;(4)在保温层外进行抗裂防护层施工,通过建筑胶固定夹增强网从而在保温层外生成抗裂防护层;(5)刮涂外墙柔性腻子使其达到平整度要求,涂刷防水底漆以及涂料,在抗裂防护层外生成装饰层;所述步骤(2)中,所述储能载体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储能载体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储能载体,所述第一储能载体内具有第一相变温度的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二储能载体内具有第二相变温度的第二相变材料;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相变温度,高于第二相变温度时,所述导热桥导通所述第一导热片以及第二导热片;当环境温度高于第一相变温度或者低于第二相变温度时,所述导热桥上的绝缘部分别与第一导热片以及第二导热片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建筑单元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内墙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