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脑穿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5953.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娜;王峰;张文勇;孙鑫;李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科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00;A61B5/107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镜 封堵 摄像模组 管头部 内窥镜 外套管 光源 光源安装 透明材料 可视化 脑穿针 穿过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脑穿针,包括外套管和内窥镜,所述的外套管头部封堵,封堵部分由透明材料制作;所述的内窥镜包括透光镜、光源和摄像模组;所述的透光镜安装在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内侧,摄像模组安装在外套管内,所述的光源安装在摄像模组与透光镜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依次穿过透光镜和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神经外科手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化的脑穿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应用的脑穿针仍为传统的套管结构,穿刺过程中无法即时获得穿刺过程及穿刺靶点的信息,而是间接通过抽吸物或溢出物来判断当前穿刺点信息,存在误伤脑组织风险;并只能获得穿刺点点信息,无法获得穿刺过程信息。
现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和钻孔抽吸血肿清除术一般用普通的脑穿针盲穿探查血肿,然后脑穿针配合注射器来判断脑穿针是否穿刺到血肿或其他病灶部位。由于脑部手术复杂的工况,很多情况都容易导致穿刺位置不对和抽吸到脑白质的情况,给病人造成严重创伤。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专利201020608450.6和201220477584.8中,为了观察术中的视野情况,其采用的方式是将摄像头设置在穿刺针的前端;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前端摄像头无具体安装实施方式,无法实现或者实现起来需要较大的体积;而在脑穿刺手术中,通常是希望脑穿针的直径越小越好,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摄像头的方式实现脑穿刺手术的可视化实用性不是很高,仅仅作为设想而很难转化为实际产品。
2.其前端是锋利的尖端,插入脑组织中,会损伤脑组织和脑内血管,造成医源性损伤。
3.摄像头清晰成像时,摄像头和物体之间需要成像的距离,此专利中无描述,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脑穿针,该脑穿针结构小巧,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脑穿刺手术的可视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视化脑穿针,包括外套管和内窥镜,
所述的外套管头部封堵,封堵部分由透明材料制作;
所述的内窥镜包括光源、摄像模组;所述的光源安装在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内侧,摄像模组安装在外套管内,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穿过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所述的摄像模组实时的拍摄脑内组织,并将拍摄的视频信号传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还包括透光镜,透光镜安装在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内侧,位于光源与外套管的封堵部分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依次穿过透光镜和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摄像模组与透光镜形成多个安装槽,在每个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光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源沿着透光镜的圆周方向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还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外套管内,外壳的其中一个端部位于外套管头部封堵部分内侧,透光镜安装在该端部,光源、摄像模组依次均安装在该外壳内;外壳的另一端部延伸到外套管外。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摄像模组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套管头部的封堵部分为凸起状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中心位置的厚度最厚,该中心位置的厚度大于等于摄像模组中的摄像头的物距;若内窥镜包括透光镜,则封堵部分中心位置的厚度和透光镜的厚度之和大于等于摄像模组中的摄像头的物距厚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外套管的管体部分可采用透明材料或者非透明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科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科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