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63288.8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张海波;刘骁;杨涛;史戈;张德生;李中;喻忠军;徐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1S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散热结构 进风口 前盖板 盒体前部 收发装置 天线阵面 导热管 锯齿状 散热齿 散热孔 风扇 盒体 嵌卡 线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包括:一天线阵面,所述天线阵面为锯齿状;一雷达盒体,所述雷达盒体前部设置多个进风口,后部设置多个散热孔,所述进风口外还设置一雷达前盖板,所述雷达前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雷达风扇;多个导热管,嵌卡于TR组件内部;多个散热齿,分别设置于雷达内部收发装置以及TR组件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雷达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通信雷达在现代民用及军事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雷达的功能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便携小型化高功率雷达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进而要求雷达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雷达的主要热源为TR(Transmitter and Receiver,收发组件)组件,目前散热多采用热源直接背负散热器风冷,要求雷达的结构厚度较大,器件空间局促,TR组件难以快速更换。
因此基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亟待研发空间布局合理,TR布局紧凑,方便组件快速安装维修的小型雷达散热系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雷达散热结构,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结构厚度较大,器件空间局促,TR组件难以快速更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包括:
一天线阵面,所述天线阵面为锯齿状;
一雷达盒体,所述雷达盒体前部设置多个进风口,后部设置多个散热孔,所述进风口外还设置一雷达前盖板,所述雷达前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雷达风扇;
多个导热管,嵌卡于TR组件内部;
多个散热齿,分别设置于雷达内部收发装置以及TR组件之上;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散热齿设置于所述TR组件上热源的背面。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管为沿TR组件内芯片排布。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管还排布于TR组件上的散热齿内。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后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TR组件热源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TR组件导热管和散热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天线阵面、2-雷达盒体、3-雷达前盖板、
4-雷达风扇、5-雷达底座、6-TR组件、7-导热管、8-散热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包括天线阵面1,所述天线阵面1为锯齿状,大大增加其表面散热面积,在进行信号收发的同时,也可起到很好的导热散热效果;雷达盒体2,所述雷达盒体2前部包括多个进风口,后部包括多个散热孔;雷达前盖板3,设置于雷达盒体2进风口外部,该雷达前盖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雷达风扇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