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9785.0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列侠;孔海瑞;李春爱;孙黎娟;陈林媛;付明世;史朋;李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N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45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蚂蚁 算法 裂缝 提取 方法 三维 地质模型 构建 | ||
本发明涉及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该裂缝片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目标区的地震数据体提取混沌属性体,在混沌属性体上提取方差属性体;2)在方差属性体上以至少一次被动提取方式结合至少一次主动提取方式提取蚂蚁体,根据蚂蚁体提取蚂蚁体裂缝片。该方法通过主动提取结合被动提取的方式提取蚂蚁体,再利用所得蚂蚁体提取裂缝片,对裂缝的识别率高,有利于确定裂缝性油藏的科学注采方案,提高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裂缝性油藏是我国含油气盆地中重要的油气藏类型,该类油藏中普遍存在着发育复杂的裂缝系统,裂缝不但影响着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而且对不同阶段的生产开发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裂缝的发育特征,明确其形成机理、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然后建立准确的裂缝三维地质模型,可为有效开发裂缝性油气藏提供地质依据。
裂缝的有效识别是建立准确的裂缝三维地质模型的前提条件,目前,裂缝的识别方法主要是基于测井资料、CT扫描或地震属性。
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方面,申请公布号为CN10584017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裂缝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依次进行常规测井、成像测井,排除不发育裂缝井段,保留裂缝发育井段,再对所保留的井段进行VSP测井、井壁取心,对所取岩心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孔隙度测定、岩石应变实验,再结合测井解释,使用建模软件建立单井剖面的裂缝发育模型;再由同一区块内多口单井模型建立起地层三维裂缝发育模型。该方法能够在开发早期完整、准确的对整个储集层裂缝进行建模分析,但是受单井裂缝资料限制,在单井裂缝资料缺乏或不完整的地区,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CT扫描识别裂缝方面,申请公布号为CN10473059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因素约束的离散裂缝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CT扫描的单井裂缝精细描述,分析多尺度裂缝之间的相互控制影响作用,分析构造、沉积等多地质因素对裂缝发育控制程度,采用熵权法优选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建立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裂缝离散模型,形成一套裂缝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的思路和方法,为裂缝性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和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基于CT扫描的裂缝识别法,满足了一定的精度要求,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和数据点信息有限,推广范围较小。
地震属性识别裂缝方面,由于地震资料连续性好、分辨率高,目前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利用地震属性识别裂缝时,蚂蚁算法在突出显示断层或者裂缝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如《基于蚂蚁体各向异性的裂缝表征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王军等,2013.3)公开了一种基于蚂蚁体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表征方法,该方法将蚂蚁算法和基于纵波振幅方位各向异性的方法结合起来表征裂缝,即由多方位蚂蚁体结合裂缝发育规律得到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范围,在裂缝发育带内应用基于振幅各向异性的裂缝检测方法确定裂缝的密度和方向。该方法能对复杂的岩溶储层裂缝发育带进行量化预测,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着裂缝识别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以解决现有裂缝片的提取方法对裂缝的识别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裂缝性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模型对裂缝的识别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裂缝片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目标区的地震数据体提取混沌属性体,在混沌属性体上提取方差属性体;
2)在方差属性体上以至少一次被动提取方式结合至少一次主动提取方式提取蚂蚁体,根据蚂蚁体提取蚂蚁体裂缝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支架及使用该发动机支架的客车
- 下一篇:液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