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叶类蔬菜的复合营养液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3801.5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兴;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北京)食品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90;C05G3/40;C05G5/23;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2402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蔬菜 复合 营养液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叶类蔬菜的复合营养液及其应用方法,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20.0‑150.0份水、8.0‑15.0份氯化钾、3.0‑5.5份硫酸镁、2.6‑4.3份硫酸锌、1.0‑3.0份硝酸钾、3.8‑5.6份硝酸钙、0.6‑1.3份磷酸二氢铵、0.4‑1.1份磷酸二氢钾、8.0‑15.0份尿素、3.5‑5.5份酒石酸钾、3.5‑5.8份钙吸收促进剂、3.0‑6.5份螯合剂以及5.0‑9.5份微量元素,钙吸收促进剂包括质量比为1:2‑1:3的γ‑聚谷氨酸和壳聚糖,螯合剂包括质量比为1:1:2‑1:2:4的赤藓糖醇、甘露糖醇和山梨糖醇;其应用方法为将所述复合营养液用于叶类蔬菜水培,所述复合营养液每天供液2‑4次,每次供液时间为20‑40min。本发明具有能够供给叶类蔬菜很好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物质,提高蔬菜品质,得到高钙蔬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营养液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叶类蔬菜的复合营养液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大国,人年均蔬菜占有量达300多公斤,是世界人均占有量102公斤的3倍。我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1300万公顷,年产量4.05亿吨。因此,叶类蔬菜的栽培量大,占用农地多,消耗人力物力资源较多,发展叶类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是必然的趋势,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方式,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只通过营养液为其提供水分、养分和氧气,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有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式下进行栽培的蔬菜,而水培营养液配方是水培技术的核心。
而蔬菜是喜钙作物,钙也是三大中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栽种时人们往往注重氮磷钾肥料的使用,而对钙肥使用大多未引起重视,随着设施栽培的大量涌现,更容易导致棚室土壤的缺钙,蔬菜缺钙的营养问题已成为栽培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蔬菜缺钙,一般幼叶及幼嫩组织、果实中极易缺钙,其症状表现为植株新生部位如顶芽、根毛生长停滞、萎缩死亡;新叶粘连,多不能正常展开,展开的新叶通常焦边。残缺不全;植株矮小柔软,节间缩短;果实顶端易出现凹陷,呈黑褐色坏死;严重缺钙时生长点坏死。因此提供一种可以给蔬菜很好地提供营养物质尤其是钙元素的营养液对于水培蔬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叶类蔬菜的复合营养液,其具有能够供给叶类蔬菜很好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物质,提高蔬菜品质,得到高钙蔬菜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叶类蔬菜的复合营养液的应用方法,其具有能够供给叶类蔬菜很好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物质,提高蔬菜品质,得到高钙蔬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叶类蔬菜的复合营养液,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20.0-150.0份水、8.0-15.0份氯化钾、3.0-5.5份硫酸镁、2.6-4.3份硫酸锌、1.0-3.0份硝酸钾、3.8-5.6份硝酸钙、0.6-1.3份磷酸二氢铵、0.4-1.1份磷酸二氢钾、8.0-15.0份尿素、3.5-5.5份酒石酸钾、3.5-5.8份钙吸收促进剂、3.0-6.5份螯合剂以及5.0-9.5份微量元素,钙吸收促进剂包括质量比为1:2-1:3的γ-聚谷氨酸和壳聚糖,螯合剂包括质量比为1:1:2-1:2:4的赤藓糖醇、甘露糖醇和山梨糖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氯化钾可以提供钾素养分,与氮肥混合施用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平衡植物氮钾营养,有利于叶菜吸收和同化硝酸盐,氯化钾中的大量氯能够显著抑制化学氮肥的硝化作用,氯离子在植株根际能明显拮抗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减少叶菜硝酸盐的累计,而且其还可以促进叶类蔬菜对于锌元素的吸收。酒石酸钾的加入能够提高硝酸盐转化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从而促进硝酸盐的转化,降低硝酸盐含量,本发明中酒石酸钾和氯化钾在本配合比例下施用,使得叶类蔬菜既满足了对氮的需求,而且叶类蔬菜中最终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的含量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北京)食品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北京)食品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3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