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轴套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6114.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陶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卓优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38;B29C45/40 |
代理公司: | 32258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美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推杆 轴套 下推杆 压簧 成型 浇注流道 上模板 推板 隔板 浇注腔 上压板 下模板 粘连 成型模具 电机轴套 工作效率 制作工艺 上表面 通孔壁 下模座 布设 浇注 底端 顶出 落料 上顶 上移 贴合 通孔 推入 连通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轴套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包括下模座、推板、上压板和上模板,推板上依次设有隔板和下模板,隔板内设有下推杆,上模板内设有上推杆,下推杆顶端与上推杆底端贴合形成浇注腔,下模板上表面布设有与浇注腔连通的浇注流道,上压板内设有第一压簧,推板内设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在浇注完后上顶下推杆而切断已成型的轴套与浇注流道之间的粘连并推入上模板内容置上推杆的通孔内,第一压簧推动上推杆将成型轴套顶出落料。本发明利用下推杆上移,配合上推杆所在通孔壁切断已成型的轴套与浇注流道之间的粘连,并由上推杆将成型轴套顶出实现落料,简化了轴套制作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轴套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轴所配套的轴套,还起着密封作用,其多采用注塑加工工艺制作,而且是一次性多件同时注塑成型,为此在下模上布置有浇注流道,从上模浇注口向浇注流道内注塑完成轴套成型,但成型后的轴套边缘与浇注流道粘连一起,传统方式是将上模移除后将轴套与浇注流道整体取出后,采用裁切方式将轴套裁切下来。显然这种方式工序多,工作效率较低,相应地提高了产品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轴套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以简化轴套制作工艺,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轴套成型模具,具有对合的上模体和下模体,所述的下模体包括下模座、设在下模座两侧的侧板以及安装在侧板上的推板,推板上依次设有隔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体具有上压板和与上压板连接的上模板,所述的下模板上表面布设有浇注流道,上压板上设有穿过上模板后连接浇注流道的浇注管,隔板内设有下推杆,上模板内设有上推杆,所述下推杆顶端与上推杆底端贴合形成轴套成型的浇注腔,浇注流道与所述浇注腔连通,上压板内设有抵压在上推杆顶端的第一压簧,推板内设有抵压在下推杆底端的第二压簧,所述的第二压簧在浇注完后上顶下推杆而切断已成型的轴套与浇注流道之间的粘连并推入上模板内容置上推杆的通孔内,所述上压板推动第一压簧实现上推杆将成型轴套顶出所述通孔外。
优选地,所述的浇注流道连通有矩形分布的八个浇注腔,上推杆底端具有内凹腔,内凹腔中心具有凸台,凸台两侧具有外倒角,内凹腔外边缘具有内倒角,下推杆顶端具有贴合凸台平面的柱体,柱体底端具有外倒角,所述的内凹腔、凸台及柱体的内外倒角围合成所述的浇注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推杆和下推杆均为T字形,上模板和隔板内相应开设有T形通孔,隔板内的T形通孔高度大于下推杆大端厚度,上模板内的T形通孔高度与上推杆大端厚度一致。
所述的上压板与上模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一种上述电机轴套成型模具的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合模:将上推杆置于上模板内开设的通孔内,下推杆置于隔板和下模板内开设的通孔内,第一压簧置于上压板内抵压在上推杆顶端,第二压簧置于推板内抵压在下推杆底端,下推杆顶端与上推杆底端贴合形成浇注腔与浇注流道连通;
b、浇注:通过浇注管向浇注腔内注塑,形成轴套;
c、剪切:浇注完毕,上压板后退,第一压簧拉动上推杆缩回,受压缩的第二压簧推动下推杆上移,上移的下推杆将已成型的轴套顶入上模板容置上推杆的通孔内,与此同时该通孔两侧将成型轴套与浇注流道之间的连接处剪断;
d、下料:将上模体与下模体分开,上压板下压,第一压簧推动上推杆下移将通孔内的成型轴套顶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下推杆顶端与上推杆底端贴合形成轴套成型的浇注腔,在轴套成型后,利用下推杆上移,配合上推杆所在通孔壁切断已成型的轴套与浇注流道之间的粘连,并由上推杆将成型轴套顶出实现落料,由此在简化轴套制作工艺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卓优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卓优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