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6110.2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洲;薛祎凡;邝奕如;王键;徐海博;黄文乾;杜逸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60 | 分类号: | H04W4/60;H04W36/00;H04W36/36;H04W76/11;H04W7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终端向源基站发送一个带有SIM卡绑定信息的绑定信令;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一个带有SIM卡绑定信息的切换请求信令;目标基站根据SIM卡绑定信息,生成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信息并发送至源基站;源基站向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信息;终端将所述多张SIM卡与所述源基站连接切换到与所述目标基站连接;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完成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完成信息包括完成切换操作的所述多张SIM卡的信息。通过在一个信令中携带SIM卡绑定信息,实现终端中多个SIM卡同时发起切换请求,从而减少信令数量以及空口占用率,提高基站切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UE(User Equipment,终端)的正常使用依赖于设置于其内部的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在SIM卡与用户身份绑定和验证之后,用户可以使用带有此SIM卡的UE,通过与周围运营商的基站交互信号实现通话、视讯、上网等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用户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电话号码进行通话或者视讯,或者为了享受更多的流量优惠同时办理多张SIM卡的流量套餐。由于一张SIM卡对应一个电话号码,而且针对同一个流量套餐,同一个电话号码在同一使用时间段内只能办理一次该流量套餐。因此,为了解决用户通话、视讯以及上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带有多张SIM卡的多卡UE。
通过多卡UE中的每张SIM卡与周围运营商的基站交互信号可以实现通话、视讯、上网等操作。当用户所使用的多卡UE发生位置变化、或者多卡UE当前所连基站的信号较差时,该多卡UE所对应的基站可能发生变化。此时,该多卡UE中的每张SIM卡均需要向新的可用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并根据新的可用基站反馈的配置参数,完成从多卡UE当前所连基站到新的可用基站之间的小区切换,连接至新的可用基站,以保证通话、视讯以及上网等操作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带多张SIM卡的终端在切换基站时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应用于具有多SIM卡的终端,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终端在切换基站的过程中首先向源基站发送一个带有SIM卡绑定信息的绑定信令,这样终端中多张SIM卡可以利用同一个切换请求信令发出切换请求,从而可以减少多张SIM卡在切换基站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信令数量,相应的,可以减少多张SIM卡在切换基站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终端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指示多张SIM卡连接至目标基站以完成基站切换。在终端中多张SIM卡完成基站切换之后,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完成信息,告知目标基站完成切换操作的SIM卡的信息。
其中,多张SIM卡的信息包括多张SIM卡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信息可以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移动设备识别码、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分组域临时移动用户标识、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移动台识别号码、移动台漫游号码、产品序列号、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通过上述标识信息可以有效区分多张SIM卡中的每一张SIM卡,从而可以令终端中各SIM卡在切换基站的过程中通过标识信息准确获得相匹配的配置参数等信息,提高终端中各SIM卡切换基站的有效性。
为了确定SIM卡切换基站时属于哪一种切换场景,多张SIM卡的信息可以包括多张SIM卡连接的源核心网种类。目标基站根据SIM卡所连接的源核心网种类和目标基站所提供的核心网种类,可以准确确定SIM卡属于哪一种切换场景,以使终端中各SIM卡进行对应的核心网种类切换过程,保证SIM卡在切换后可以正常使用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