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0416.7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钟旭;李保玉;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0018;F24F13/06;F24F13/30 |
代理公司: | 11473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结构 出风口 风道 风道内腔 风道外壳 出风 内壳 空调器 壳体 空调技术领域 快速恒温 使用性能 外侧设置 影响空调 整体外观 大区域 贯流式 连通 环绕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包括形成风道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道外壳和风道内壳,所述风道外壳环绕所述风道内壳外侧设置;所述风道包括风道内腔,所述风道内腔位于所述风道外壳和所述风道内壳之间;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道内腔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呈现环状的出风口,实现大区域的出风效果,解决了现有贯流式出风方式出风不均,无法实现室内快速恒温的问题,同时,由于出风口较小,有效避免了藏污纳垢及影响空调整体外观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出风效果更佳的空调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有技术中,空调内机大多采用贯流风道甩风的出风方式,出风位置比较集中,使得空调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时,无法使得室内快速达到恒温状态,造成室内温度不均,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开机状态下出风口开口较大,容易藏污纳垢,且对于空调整体外观也有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现有的出风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贯流风道出风方式造成室内温度不均、藏污纳垢及影响空调整体外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形成风道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道外壳和风道内壳,所述风道外壳环绕所述风道内壳外侧设置;所述风道包括风道内腔,所述风道内腔位于所述风道外壳和所述风道内壳之间;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道内腔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呈现环状的出风口,在实现大区域的出风效果,解决了现有贯流式出风方式出风不均,无法实现室内快速恒温的问题同时,由于出风口较小,有效避免了藏污纳垢及影响空调整体外观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可选地,所述风道外壳与所述风道内壳一侧封闭连接,且在另一侧设有单向开口的所述出风口。
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单向开口的出风口,提高了出风强度。
可选地,所述风道内腔的深度范围为20至60mm。
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风道内腔的深度范围为20至60mm,有效提高了风道内腔的储风能力,保证了出风口的持续出风能力。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风道内腔的任一宽度。
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出风口的宽度小于等于风道内腔的任一宽度,使得风道内腔至出风口方向上存在压差,从而提高了出风强度。
可选地,所述风道内腔的宽度范围为1至5mm,所述出风口的宽度范围为1至3mm。
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风道内腔的宽度范围为1至5mm,出风口的宽度范围为1至3mm,使得风道内腔至出风口方向上存在压差,从而提高了出风强度。
可选地,所述出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电机风轮组件,所述电机风轮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电机风轮组件至所述风道内腔的导风路径中,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或所述电机风轮组件上。
本发明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弧形的导流板,使得风能够被导流板引导至风道内腔中,起到优化风道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两个弧形面,每个所述弧形面靠近所述电机风轮组件一侧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电机风轮组件,每个所述弧形面远离所述电机风轮组件一侧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风道内腔,两个所述弧形面均背向所述电机风轮组件凹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