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含磷超低碳钢可浇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3442.7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陶功捷;满锐;徐振东;宋宇;杜林;王映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1C7/00;C21C7/10;B22D11/111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含磷超 低碳钢 可浇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含磷超低碳钢可浇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中按质量百分比磷小于0.100%,铁水入转炉温度1280℃~1360℃;2)废钢比控制在120kg/t~140kg/t;控制炉渣碱度;出钢过程只加锰类合金:出钢后把合金吹化;加入低碳磷铁、低碳锰铁配至成品目标;钢水脱碳结束后,加入脱氧铝和成分铝;加入硅、铌、钛合金化;连铸:中间包覆盖剂使用中空颗粒覆盖剂。优点是:通过采取本发明方法,钢水罐未絮流,中间包浇铸平稳,在换一支水口的前提下浇铸5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含磷超低碳钢可浇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磷超低碳钢(C≤0.0050%、P≥0.030%)在浇铸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钢水罐絮流,一是中间包絮流,造成絮流的原因是,钢中加入合金后生成了不易与钢水分离的化合物,例如铝与硅的化合物、磷与钛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如果没能被顶渣充分吸附,就会在钢水罐的水口和中间包水口聚集,造成絮流,会造成钢水的回收和浇铸的中断,影响生产成本和生产组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含磷超低碳钢可浇性的方法,减少钢水在浇铸过程中发生钢水罐絮流及中间包絮流问题,保证在不换浸入式水口或换一支浸入式水口的前提下一个浇次能浇铸5罐以上钢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含磷超低碳钢可浇性的方法,该含磷超低碳钢中按重量百分比C≤0.0050%、P≥0.03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铁水中按质量百分比磷小于0.100%,铁水入转炉温度1280℃~1360℃;
2)转炉
a废钢比控制在120kg/t~140kg/t;
b采用少渣冶炼:控制炉渣碱度2.1~2.5;
c出钢过程只加锰类合金:出钢后把合金吹化;
3)RH炉
a加入低碳磷铁P:24%~27%、低碳锰铁Mn:80%~82%配至成品目标;
b钢水循环3~5min后取头样;若头样回样后磷、锰成分未到目标,使用低碳磷铁、金属锰微调;
c钢水脱碳结束后,加入脱氧铝和成分铝;
d脱氧铝和成分铝加入钢水后循环5~7min后,加入硅、铌、钛合金化;
e所有合金加入后,净循环6~9min破空;
f从RH破空到此罐钢水在铸机开始浇注的时间控制在25~40min;
4)连铸
a中间包覆盖剂使用中空颗粒覆盖剂;
b塞棒吹氩量4~7L/min,上水口吹氩量2~7L/min。
步骤2)中炉渣碱度的控制方法:加入活性石灰石、轻烧白云石、石灰石;
加入量:活性石灰加入量10~14kg/t;轻烧白云石加入量10~14kg/t;石灰石6~10kg/t。
步骤2)中所述的锰类合金为金属锰Mn≥95%,低磷锰铁Mn:80%~82%,中碳锰铁Mn:73%~78%中的一种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取本发明方法,钢水罐未絮流,中间包浇铸平稳,在换一支水口的前提下浇铸5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3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