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焊接金带的深腔焊劈刀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9666.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0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精蓉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8 | 分类号: | B23P1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焊接 深腔焊 劈刀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金带的深腔焊劈刀,包括呈柱状的劈刀主体,该劈刀主体的一端为金带引导部,另一端为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呈锥台形,其较大的一端面靠近金带引导部,其较小的一端面远离金带引导部;所述焊接部与金带引导部之间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包括平切面以及与该平切面衔接的斜切面;所述劈刀主体开设有穿透金带引导部的金带引导孔;所述焊接部较小的一端面开设有V型槽,所述平切面和V型槽靠近平切面的侧面之间开设有供金带穿过的金带固定孔;所述金带固定孔为方孔;所述焊接部较小的一端面开设了条状的弧形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金带的深腔焊劈刀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焊接金带的深腔焊劈刀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微电子微连接焊丝用的深腔焊劈刀在全自动丝焊机送丝时,焊丝从斜孔进入焊接部端面即工作面时,由于送丝快,容易在工作面出现焊丝方向不稳定,摆丝厉害的情况,不利于全自动高速焊接作业,故原有的深腔焊劈刀若要用于金带焊接焊机送金带,其结构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焊接金带的深腔焊劈刀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焊接金带的深腔焊劈刀,包括呈柱状的劈刀主体,该劈刀主体的一端为金带引导部,另一端为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呈锥台形,其较大的一端面靠近金带引导部,其较小的一端面远离金带引导部;所述焊接部与金带引导部之间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包括与劈刀主体的轴线平行的平切面以及与该平切面衔接的斜切面;所述平切面位于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的一侧,所述平切面的一端位于所述焊接部较小的一端面,所述平切面的另一端向金带引导部方向延伸并与斜切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斜切面的另一端向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相对于平切面的另一侧延伸,并延伸至劈刀主体的侧围,所述斜切面以其与平切面的连接处为基点向远离焊接部的方向倾斜;所述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处开设有穿透金带引导部的金带引导孔;所述焊接部较小的一端面开设有V型槽,该V型槽的长度方向与平切面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平切面和V型槽靠近平切面的侧面之间开设有供金带穿过的金带固定孔;所述金带固定孔以其与V型槽的侧面交接处为基点向远离焊接部的方向倾斜,所述金带固定孔为方孔,且其与平切面垂直的两侧面宽度小于另外两侧面的宽度;所述焊接部较小的一端面开设了条状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长度方向与V型槽的长度方向一致,且该弧形槽位于V型槽远离平切面的一侧。
为便于手工穿金丝,传统的劈刀的内部有N形或锥形的孔结构,而本发明的劈刀的设置直通形的金带引导孔,较传统劈刀加工要求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金带固定孔从V型槽的侧面穿出,在高速送金带的过程中V型槽对金带起到降低摆动、稳固金带方向的作用,从而保证了高速运动情况下送金带精度。
金带从劈刀主体的一端进入金带引导孔,从贴合斜切面的一端露出后进入金带固定孔中,从V型槽露出到达弧形槽即工作面,相较于传统劈刀,本发明中金带从金带引导孔出口到金带固定孔的弯曲度变小,在全自动丝焊机的高速送金带的情况下不易折断。
本发明中金带固定孔宽度较大的两侧面的宽度略大于金带宽度即可,将金带固定孔设置成方形孔,有助于固定金带,避免了金带旋转扭曲导致的焊接不准和金带易折断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斜切面与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15°。
斜切面与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过大,则斜切面的面积会过小,导致金带在斜切面处的弯曲度过大,金带易折损;斜切面与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过小,则斜切面的面积会过大,金带则过早且过多的暴露在外部,金带引导孔对金带的保护作用减小;角度以15°~30°为宜。
优选地,所述金带固定孔所在的轴线与劈刀主体所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精蓉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精蓉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9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