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反应酰胺盐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25322.2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良 |
| 主分类号: | C07C51/06 | 分类号: | C07C51/06;C07C51/42;C07C51/50;C07C57/04;C07C67/08;C07C67/48;C07C67/62;C07C69/54 |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丙烯酸甲酯 气相物料 酯化反应 酰胺盐 制备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气液分离罐 酯化反应器 多次冷凝 后续工序 分离塔 高纯度 甲酯 气氨 汽液 串联 中和 成熟 交换 | ||
1.一种由反应酰胺盐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酰胺盐采用多个用气相、液相衬PTFE的管线串联在一起的酯化反应器依次进行多次酯化反应,汇集多次酯化反应后的气相物料;
(2)将所述步骤(1)汇集好的气相物料排入甲基丙烯酸分离塔与气液分离罐进行汽液交换分离,同时加入气氨进行中和,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
(3)将所述步骤(2)中获得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多次冷凝,供后续工序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反应酰胺盐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酰胺盐进入第一酯化反应器水解成甲基丙烯酸,向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中通入甲醇,所述甲基丙烯酸与所述甲醇在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中发生第一次酯化反应,第一反应液相从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的底部流出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为第一回流反应液用于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的回流,另一部分记为第一酯化反应液流入第二酯化反应器,同时向所述第二酯化反应器中通入甲醇,进行第二次酯化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液相;
S12第二反应液相从所述第二酯化反应器的底部流出,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为第二回流反应液用于所述第二酯化反应器的回流,另一部分记为第二酯化反应液流入第三酯化反应器,同时向所述第三酯化反应器中通入甲醇,进行第三次酯化反应,得到第三反应液相;
S13第三反应液相从所述第三酯化反应器的上部流出,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为第三上部反应液进入第四酯化反应器的上部;另一部分记为第三底部反应液进入第四酯化反应器的底部,所述第三上部反应液与所述第三底部反应液在所述第四酯化反应器中进行第四次酯化反应,得到第四反应液相;
S14第四反应液相从所述第四酯化反应的上部流出,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为第四上部反应液进入第五酯化反应器的上部;另一部分记为第四底部反应液进入第五酯化反应器的底部,所述第四上部反应液与所述第四底部反应液在所述第五酯化反应器中进行第五次酯化反应,得到第五反应液相;
S15第五反应液相从所述第五酯化反应器的上部流出且分成两部分分别流到下游工序进行处理。
S16所述第三次酯化反应、第四次酯化反应和第五次酯化反应中均加入有经第一调节器FIC和第二调节器FIC控制调节的蒸汽和直冲蒸汽,蒸汽冷凝液汇集后回收;所述第三次酯化反应、第四次酯化反应和第五次酯化反应后生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醇汽提出的气体汇集进入所述第二酯化反应器的分布器中与所述第二次酯化反应后的气体进行汇集后由顶部蒸发排出;所述第二酯化反应器的顶部蒸发出的气体进入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中的分布器中,与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的气体汇集后得到多次酯化反应的气相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反应酰胺盐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步骤S16的气相物料由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器的顶部蒸发排出送入甲基丙烯酸分离塔;
S22所述第一次酯化反应、第二次酯化反应、第三次酯化反应、第四次酯化反应和第五次酯化反应后的气体在所述甲基丙烯酸分离塔内与气液分离罐经第三调节器FIC控制调节回流液体进行汽液交换并分离甲基丙烯酸和夹带的硫酸,然后向所述甲基丙烯酸分离塔通入气氨,用于中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蒸汽中夹带的硫酸和甲基丙烯酸生成硫酸铵和甲基丙烯酸铵,使在所述甲基丙烯酸分离塔中甲基丙烯酸和夹带的硫酸分离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由反应酰胺盐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酯化反应、第二次酯化反应、第三次酯化反应、第四次酯化反应和第五次酯化反应后的气体汇集后的气相物料包括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醇、甲基丙烯酸和夹带的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良,未经陈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3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