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标识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4266.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6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2 | 分类号: | H04W8/22;H04W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标识 获取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标识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涉及唯一标识生成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通过终端系统的特定接口获取终端的物理随机因子,并依据所述物理随机因子生成终端临时标识;向云端发起终端目标标识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获取请求用于指示所述云端通过设定方式生成终端目标标识;接收所述云端下发的所述终端目标标识,并将所述终端目标标识替换所述终端临时标识。本申请通过先生成临时标识,确保应用在终端上的顺利运行,同时在联网的情况下,还能通过云端生成目标标识,保证目标标识的唯一性,再将该唯一的目标标识替换临时标识,从而使得终端标识的获取过程能够脱离系统束缚,确保终端标识获取的及时性、可用性和唯一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唯一标识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标识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使用各种应用的过程中,应用通常需要确定正在运行实例的智能终端设备,以便当用户使用相同的智能终端设备再次使用该应用时,能够获取该用户对该应用的偏好设置或消息,方便用户继续使用。传统方式通常是通过一个唯一标识符(ID)来确定应用实例正在哪个设备上运行。
现有技术中,获取终端唯一ID的方法通常是通过终端系统官方提供的公共API获取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或者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来作为终端唯一标识,或者是系统官方重新设计后的替换方案。然而,随着用户权限意识升级以及系统维护隐私策略,使得公开获取IMEI或者UUID变得不再容易或者不再可能;而对于系统提供的替换方案,由于其存在可重置态,用户可以主动关闭追踪或者删除、清空,导致最终无法获取终端唯一ID。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标识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获取到终端唯一标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标识获取方法,包括:
通过终端系统的特定接口获取终端的物理随机因子,并依据所述物理随机因子生成终端临时标识;
向云端发起终端目标标识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获取请求用于指示所述云端通过设定方式生成终端目标标识;
接收所述云端下发的所述终端目标标识,并将所述终端目标标识替换所述终端临时标识。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先生成临时标识,确保应用在终端上的顺利运行,同时在联网的情况下,还能通过云端生成目标标识,保证目标标识的唯一性,再将该唯一的目标标识替换临时标识,从而使得终端标识的获取过程能够脱离系统束缚,确保终端标识获取的及时性和可用性。
可选的,所述设定方式包括:
访问特定网站,并获取特定网站中提供的随机数据,依据所述随机数据和所述终端的属性数据生成所述终端目标标识;
其中,所述特定网站用于监测大自然中的数据。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特定网站获取到的大自然中的监测数据具有真实的唯一性,使得随机数的真实性得到保障,从而能够生成唯一的终端目标标识。
可选的,生成所述终端临时标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临时标识分别存储在运行在所述终端中的当前应用的缓存区、沙箱和所述终端的公共存储区;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终端目标标识替换所述终端临时标识,包括:
分别在所述缓存区、沙箱和所述终端的公共存储区,将所述终端目标标识替换所述终端临时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eSIM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