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2206.5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庆;吕辉;张文;谢彬华;蒋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基带信号 无线直放站 峰均比 数字预失真处理 峰值功率 预设 通信技术领域 干扰消除 对消 衰减 自激 保证 申请 统计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之后,再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这样,即可保证无线直放站的自激对消功能正常使用又可保证无线直放站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通信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使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通信服务商开始在室外、建筑物内部、地下等电波难以覆盖的盲区设置无线直放站,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
一般地,无线直放站前端天线与后端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近,但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不变的,因此当无线直放站的增益较大时,容易使无线直放站发生自激导致无线直放站烧毁或网络瘫痪,为此,出现了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可从前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干扰信号,并对干扰信号进行抵消,因此,可防止无线直放站自激。
另外,为了提高无线直放站功放的效率和性能,还希望在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中应用数字预失真技术,即在通过后端天线向外辐射信号之前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然而由于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的增益比较大,很容易使信号进入功放的非线性区,降低功放的效率,导致无法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最终会使信号失真,通信质量下降。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容易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容易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包括:
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若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之后,再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这样,先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以防止无线直放站自激,再对进行干扰消除后得到的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后再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即可保证无线直放站的自激对消功能正常使用又可保证无线直放站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正常使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直放站,包括:自激对消模块、峰均比统计模块、比较器、衰减模块和数字预失真模块,其中:
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与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2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