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渗墙成槽模具及高聚物防渗墙注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8946.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超;杨建超;石明生;蔡兵华;李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9/18 |
代理公司: | 41109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槽 刀片 槽孔 锥头 橡胶棒 引导杆 可分离式 一侧边缘 竖直 下端 锥杆 模具 高聚物 上下连通 外部空气 注浆设备 上端 拔出 施工 套孔 联接 伸出 延伸 交换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渗墙成槽模具及高聚物防渗墙注浆设备,包括成槽刀片,成槽刀片中部安装有竖直的中间锥杆,所述成槽刀片的一侧边缘安装有竖直的引导杆,引导杆的下端沿中间锥杆下端向下伸出,成槽刀片的另一侧边缘安装有可分离式的锥头,锥头上端连接有橡胶棒,橡胶棒上端延伸至地面。本发明的优点为:1.设置较长的引导杆,这样在施工后序槽孔时,能使引导杆联接在相邻前序槽孔的最后一个槽孔内,便于对后序槽孔成槽时调整成槽方向,能提高套孔精确度,进而降低偏差累计;2.设置可分离式锥头,锥头连接橡胶棒,使得在成槽模具施工成槽后被拔出时,锥头与成槽刀片能够分离,锥头及其连接的橡胶棒能够实现外部空气与槽孔内空气的上下连通及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聚物防渗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墙成槽模具及高聚物防渗墙注浆设备。
背景技术
水利基础设施事关国计民生,政治、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与其密不可分,在国家战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修建加固江河湖海堤防累计28万多千米,这些水利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受当时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所限,大多存在先天性缺陷,加之年久失修,造成目前病险率较高,安全形势严峻。截至2014年,全国查明有病险水库5.6万座,病险率高达57.1%。2016年出现的全国洪涝灾害,进一步加剧了堤坝除险加固的任务。
防渗墙是一种在库区堤坝、滨江道路等工程中起到提高结构防水性能的连续墙结构,对于保障工程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泥搅拌桩防渗技术、高喷灌浆防渗技术以及混凝土墙防渗技术存在设备庞大、施工工地场地要求高、小型工程难以采用等缺点,难以满足病险堤坝防渗加固实际需求。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聚氨酷为代表的有机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及其注浆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其中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材料以其轻质、早强、膨胀力大、无污染、防渗性能好、耐久性和力学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成为防渗墙修筑时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
现有的成槽模具的中间锥头两侧引导柱的长度相同,在高聚物防渗墙施工成槽时采用静力压槽,将一定规格的成槽模具压入堤坝土体中,形成狭长的套联槽孔模,但这种施工工艺在成槽过程中不能调整成槽方向,可能会出现偏差累计和垂直度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成槽模具的引导杆过短,导致套孔精确度不足,难以保证高聚物成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工艺中在成槽过程中不能调整成槽方向、可能出现偏差累计问题以及套孔精确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渗墙成槽模具及高聚物防渗墙注浆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防渗墙成槽模具,包括成槽刀片5,成槽刀片5中部安装有竖直的中间锥杆3,所述成槽刀片5的一侧边缘安装有竖直的引导杆4,引导杆4的下端沿中间锥杆3下端向下伸出,成槽刀片5的另一侧边缘安装有可分离式的锥头2,锥头2上端连接有橡胶棒1,橡胶棒1上端延伸至地面。
所述中间锥杆3为中空结构,其中空腔体用于安装注浆管6。
所述锥头2通过绑丝固定在成槽刀片5上。
所述橡胶棒1为软质橡胶棒,软质橡胶棒外包裹有用于降低其与土体摩擦力的防磨层。
所述防磨层为聚乙烯树脂膜。
一种高聚物防渗墙注浆设备,包括所述的防渗墙成槽模具和静力压槽机15,成槽模具的中间锥杆3内安装有注浆管6,注浆管6的顶端连接有位于地面上的注浆枪7,所述成槽模具安装在静力压槽机15上。
所述静力压槽机15的夹装箱滑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成槽模具垂直度的水平仪14。
所述水平仪为Digi-Pas DWL 1000XY双轴测柱电子水平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快速入仓系统及其入仓方法
- 下一篇:桩端注浆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