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土壤结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8731.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梁乐缤;王天一;梁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32360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玉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肥料 丙烯酸接枝共聚物 保水剂 络合 淀粉 番茄 硫酸铵 改善土壤结构 木质素磺酸钠 天门冬氨酸钙 氯化钾 硫酸钾 肥料领域 花生壳粉 硫酸亚铁 重量份数 炭化 木醋液 生石灰 稳定剂 肥力 草炭 制备 肥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结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肥料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草炭15‑20份、炭化花生壳粉体40‑6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10份、硫酸铵10‑14份、硫酸钾6‑9份、生石灰20‑25份、氯化钾3‑7份、硫酸亚铁8‑12份、天门冬氨酸钙1‑3份、络合铝保水剂2‑4份、木质素磺酸钠5‑10份、稳定剂2‑5份、木醋液30‑40份,本发明复合肥料对于提升番茄品质,提高产量有积极效果,其中的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络合铝保水剂对于提升肥料肥力,提升番茄品质、产量有及其积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土壤结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肥在中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对农业生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投资中的比例约占50%,但是我国肥料的利用率却只有30%,由此造成经济能源上的巨大浪费以及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倘若没有施用化肥,中国的粮食产量要减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产量。但随着化肥投入的日益增加,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现出来。目前,由于农业上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酸化加剧、土壤贫瘠和板结,并出现土壤环境、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因此提高土壤质量已迫在眉睫。
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保持土壤适宜的物理性质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前提之一。如何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根系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也是农业工作者今后工作的重点,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充分的分散性,在保蓄水肥的同时有效调理和改善耕层土壤结构的功能。
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田水分利用率成为我国农业的中心任务之一。农用保水剂具有抗旱保水、保温、缓释增效、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减少可淋溶性养分的淋溶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和水热状况。保水剂虽然具有超强的吸水保水作用,但不具有肥料养分,而养分则是农作物生产和植被生长必须的营养条件,同时,保水剂和肥料分别施用费工费时,也不利于水肥交互作用和水肥效应的发挥。
因此,将保水功能的材料与肥料相结合,制备既能缓控释养分又具保水、抗旱的功能多元化肥料的研究必将成为肥料研究生产领域中的新热点。
保水型缓控释肥料可以调节土壤水分余缺,改善水肥相互作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肥料养分淋移、固定或挥发损失,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将肥料和保水剂复合一体化,优势互补,制造具有保水功能和养分缓控释功能的保水型缓控释肥料成为肥料研究前沿和方向,符合节水和旱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土壤结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的复合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
草炭15-20份、炭化花生壳粉体40-6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10份、硫酸铵10-14份、硫酸钾6-9份、生石灰20-25份、氯化钾3-7份、硫酸亚铁8-12份、天门冬氨酸钙1-3份、络合铝保水剂2-4份、木质素磺酸钠5-10份、稳定剂2-5份、木醋液30-40份。
进一步地,上述复合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
草炭16份、炭化花生壳粉体5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7份、硫酸铵12份、硫酸钾8份、生石灰24份、氯化钾6份、硫酸亚铁10份、天门冬氨酸钙3份、络合铝保水剂3份、木质素磺酸钠10份、稳定剂5份、木醋液3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