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8705.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熹;李丽娜;陈光辉;张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H01M50/247;H01M50/584;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3;H01M10/647;H01M10/653;H01M10/654;H01M10/6551;H01M10/65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饶智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保护电路板及复合膜,所述保护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芯,所述复合膜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上;所述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及第二层,其中,所述第一层贴合所述保护电路板,以避免所述保护电路局部过热,从而改善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随着移动电子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对与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和高功率充放电需求大幅提升,随之带来的就是锂离子电池严重的温升问题。但是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穿戴)的锂电池结构设计,较少考虑电池,尤其是保护板位置的热管理问题,设置于所述保护板上电子元件产热较高,导致电子产品容易局部过热,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能够避免局部过热,从而改善电池寿命。
一种电池,包括:
电芯;
保护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芯;
所述电池还包括复合膜,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上;
所述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及第二层,其中,所述第一层贴合所述保护电路板,用于吸走所述保护电路板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二层用于向四周传导所述第一层传来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的横向导热速率与纵向导热速率的比值为1至10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0.1毫米至0.5毫米,所述第一层的拉断力大于20N;所述第一层的断裂延伸率为100%至100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的拉伸强度为15N/cm至100N/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包括基材及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分散于所述基材中。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相变温度为35℃至75℃。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的热导率为100W/(m*K)~1000W/(m*K)。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7毫米,所述第二层的热辐射系数大于0.9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石墨或碳纳米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通过所述第一层的原材料先成型再贴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电路板上,或者通过先涂覆所述原材料再固化的方式或者通过所述原材料与所述保护电路板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直接形成于所述保护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膜还包括第三层,所述第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层背离所述第一层的一侧以起绝缘及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包括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乙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0.03毫米至0.1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还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任意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及连接所述电芯主体的极耳,所述第一层由所述保护电路板表面延伸至所述极耳的表面及/或所述电芯主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通过先成型再贴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电芯上,或者通过先涂覆再固化的方式或者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直接形成于所述电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