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8664.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曾晖;李国滨;李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经济促进局;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地址: | 52824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亚硝酸钠 电化学 生物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玻碳电极为基底电极,基底电极表面修饰有纳米碳纤维/8‑氨基芘‑1,3,6‑三磺酸三钠盐复合材料、肌红蛋白组成的复合膜,复合膜表面组装有Nafion膜。所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玻碳电极进行抛光处理,再修饰纳米碳纤维/8‑氨基芘‑1,3,6‑三磺酸三钠盐复合材料然后组装肌红蛋白和Nafion膜。本发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范围宽、检测限低,可用于检测含有NaNO2的样品,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电化学检测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了一种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指用固定化的生物材料作为识别元件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由生物识别探针包括蛋白质、酶、抗体、核酸等生物敏感材料作为识别元件,电极(固定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气敏电极等)作为转换元件,以电位、电流或电导作为特征检测信号的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传感器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近年来其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
亚硝酸钠(NaNO2)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类。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由于其外观及味道都与食盐相似,在工业、建筑业中广泛使用,内类制品中做为限量使用的发色剂,可是由于亚硝酸盐属于致癌物,引起食物中毒几率大,因此实现对NaNO2的高灵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CN108982626A公开了一种检测三氯乙酸(TCA)或亚硝酸钠(NaNO2)的纳米电化学酶传感器,是以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为基底电极,CILE表面修饰有包括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g-MOFs-74)、纳米金颗粒(AuNPs)、肌红蛋白(Mb)和Nafion组成的复合膜。其采用的碳离子液体电极是一种碳糊状的电极,质地非常软,无法用于多种检测场景。而且,其NaNO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8~18.0mmol/L,检测限为0.27mmol/L,依然无法实现对NaNO2的高灵敏检测。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多种检测场景且检测灵敏度高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NaNO2的快速且准确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一种用于检测亚硝酸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极,基底电极表面修饰有纳米碳纤维/8-氨基芘-1,3,6-三磺酸三钠盐复合材料(CNF-APTS)、肌红蛋白(Mb)组成的复合膜,复合膜表面覆盖有Nafion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经济促进局;中山大学,未经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经济促进局;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