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的带并联间隙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7688.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荆;高峰;吉宏亮;李伟;王晓涛;张健;马龙涛;李亚峰;郭洁;赵泽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H02H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110 kv 变压器 中性 保护 并联 间隙 避雷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的带并联间隙避雷器,包括:本体单元、辅助单元和并联间隙;辅助单元的一端用于接地,另一端与本体单元的一端串联,本体单元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待保护的中性点;并联间隙与辅助单元并联;110kV系统局部失地且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或系统非全相运行时,并联间隙不放电,本体单元与辅助单元串联承担工频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幅值低于避雷器U1mAd.c.;在雷电侵入电站时,当辅助单元承担的电压高于并联间隙放电电压时,并联间隙放电,辅助单元被旁路,此时避雷器整体残压仅为本体单元残压。本发明既能有效降低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水平,保护绝缘免受危害;又能保证避雷器自身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避雷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的带并联间隙避雷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国标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规定,我国110kV及以上交流电力系统通常采取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但在实际系统运行条件下,为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110kV系统大多变压器采取不接地方式运行;在系统局部失地且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或操作、雷电波侵入变电站时,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上会出现幅值较高的过电压。由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通常采用分级绝缘,中性点绝缘水平低,高幅值的过电压会导致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击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目前,传统的防护方式有:避雷器、保护间隙以及保护间隙与避雷器并联。使用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在系统局部失地且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自身安全性受到威胁,会导致避雷器爆炸或保护间隙烧损,且保护间隙还存在放电分散性大,易发生误动作等缺陷。保护间隙与避雷器并联保护的配合原则是:在工频暂时过电压下间隙动作,保护避雷器免受危害;在高幅值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下,保护间隙不动作,通过避雷器泄放能量,抑制过电压。
目前的保护间隙与避雷器并联方式存在的缺陷包括:运行中,由于保护间隙、避雷器各自的固有特性,两者存在配合盲区,造成盲区内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失保损坏现象。
综上,亟需一种新型的避雷器来适用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面临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的特殊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的带并联间隙避雷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带并联间隙的避雷器,既能有效降低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水平,保护绝缘免受危害;又能保证避雷器自身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的带并联间隙避雷器,包括:本体单元、辅助单元和并联间隙;所述辅助单元的一端用于接地,另一端与所述本体单元的一端串联,所述本体单元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待保护的中性点;所述并联间隙与所述辅助单元并联;
其中,当110kV系统局部失地且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或系统非全相运行时,所述并联间隙不放电,所述本体单元与所述辅助单元串联承担工频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幅值低于所述避雷器U1mAd.c.;在雷电侵入电站时,当所述辅助单元承担的电压高于所述并联间隙放电电压时,所述并联间隙放电,所述辅助单元被旁路,此时所述避雷器整体残压仅为本体单元残压;
所述并联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与所述辅助单元最大工频分压Umax间应满足公式(1);公式(1)的表达式为:
KUb(1-3σ)>Umax (1)
其中,K为表征环境条件修正系数,Ub为并联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Umax为辅助单元最大工频分压,σ为标准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