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装置和相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1029.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秀树;冈田忠典;岩本俊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郭万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装置 相机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透镜装置和相机系统。透镜装置包括光学系统、电压变换单元和致动器。在从广角端到远摄端的变焦期间,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单元朝向物侧移动。电压变换单元包括线圈。致动器被配置为由从电压变换单元输出的电压驱动并且在聚焦期间移动光学系统中的一部分透镜单元。线圈部署在与广角端处的光学系统的最物侧表面的位置朝向像侧分开第一透镜单元的最大移动量以上、并且比广角端处的光学系统的最像侧表面都更靠近物侧的位置处。
技术领域
实施例的方面涉及透镜装置和相机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高可变倍率的变焦透镜,众所周知的是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部署在最物侧的正先导(lead)变焦透镜。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090190讨论了一种变焦透镜,其中部署在最物侧的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在从广角端到远摄端的变焦期间朝向物侧移动。在变焦透镜中,在聚焦期间,具有相对较轻的重量的第五透镜单元移动。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090190中讨论的尝试进一步增加变焦透镜的孔径的情况下,在聚焦期间容易产生大的像差变化。此外,为了抑制像差变化,在聚焦期间移动的透镜单元(下文中,称为聚焦单元)的重量倾向于增加。
在聚焦单元的重量相对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电机移动聚焦单元的驱动效率,部署用于升高要供应给电机的电压的升压电路。然而,如果在不考虑透镜装置中的光学系统的配置的情况下将升压电路部署在不适当的位置处,则可能会增加透镜装置的外径,或者由于包括在升压电路中的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可能会将噪声叠加在由相机的成像设备获取的图像信号上。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透镜装置包括光学系统、电压变换单元和致动器。该光学系统包括从物侧向像侧依次部署的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后透镜组。在变焦期间,相邻透镜单元的距离变化。在从广角端到远摄端的变焦期间,第一透镜单元朝向物侧移动。电压变换单元包括线圈。致动器被配置为由从电压变换单元输出的电压驱动并且在聚焦期间移动光学系统中的一部分透镜单元。线圈部署在从广角端处的光学系统的最物侧表面的位置朝向像侧分开第一透镜单元的最大移动量以上、且比致动器和广角端处的光学系统的最像侧表面二者都更靠近物侧的位置处。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另外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各自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聚焦机构的图。
图3是示出电机单元周围的部分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电机单元的配置的透视图。
图5A和图5B是主要部分透视图,各自示出了驱动基板和控制基板的连接。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图7A至图7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图9A至图9C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图11A至图11C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图13A至图13C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图15A至图15C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1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膜装置及成膜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