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器和用于配置虚拟执行元件的虚拟网络接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9461.6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萨奇基达南德·维迪雅;尤瓦拉亚·马里亚潘;迪内希·巴基亚拉杰;鲁德拉马赫什·S·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瞻博网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95 | 分类号: | H04L41/0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用于 配置 虚拟 执行 元件 网络 接口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用于虚拟执行元件的多个网络。在一些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虚拟化计算基础设施的编排器接收命名空间规范数据,其指定命名空间、用于命名空间的第一虚拟网络和用于命名空间的第二虚拟网络;由编排器基于命名空间规范数据向虚拟化计算基础设施的网络控制器发送至少一个请求,以便为要部署到命名空间并在虚拟化计算基础设施的计算装置中实例化的虚拟执行元件创建第一虚拟网络和第二虚拟网络的相应虚拟网络接口;并且由网络控制器向计算装置发送接口配置数据,以配置用于第一虚拟网络的第一虚拟网络接口和用于第二虚拟网络的第二虚拟网络接口。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虚拟化计算基础设施,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为部署到网络内的虚拟化计算基础设施的虚拟执行元件配置网络连接。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云数据中心环境中,大量互连的服务器提供计算和/或存储能力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例如,数据中心可以包括为订户(即,数据中心的客户)托管应用程序和服务的设施。例如,数据中心可以托管所有基础设施装置,例如,网络和存储系统、冗余电源和环境控制。在典型的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和应用服务器集群经由一层或多层物理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提供的高速交换结构互连。更复杂的数据中心为遍布全球的基础设施提供位于各种物理托管设施中的用户支持装置。
虚拟化数据中心正在成为现代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的核心基础。特别地,现代数据中心已经广泛利用虚拟化环境,其中,在物理计算装置的底层计算平台上部署并执行虚拟主机,例如,虚拟机或容器。
数据中心内的虚拟化可以提供几个优势。一个优势是虚拟化可以显著提高效率。随着每物理CPU具有大量核心的多核微处理器架构的出现,底层物理计算装置(即,服务器)变得越来越强大,虚拟化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第二个优势是虚拟化提供了对计算基础设施的重要控制。随着物理计算资源成为可替代资源,例如,在基于云的计算环境中,计算基础设施的供应和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除了虚拟化提供的效率和更高的投资回报(ROI)之外,企业IT人员通常更喜欢数据中心的虚拟化计算集群,因为它们具有管理优势。
容器化是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级虚拟化的虚拟化方案。容器是轻型便携式执行元件,用于相互隔离以及与主机隔离的应用程序。因为容器没有与主机硬件计算环境紧密耦合,所以应用程序可以绑定到容器图像(container image),并作为单个轻型包在支持底层容器架构的任何主机或虚拟主机上执行。因此,容器解决了如何使软件在不同的计算环境中工作的问题。容器提供了从一个计算环境持续运行到另一虚拟或物理计算环境的承诺。
由于容器固有的轻型特性,单个主机可以支持比传统虚拟机(VM)更多的容器实例。容器通常是短暂的(short lived),可以比VM更有效地创建和移动,并且也可以作为逻辑相关元件的组来管理(对于某些编排平台(orchestration platforms),例如,Kubernetes,有时称为”舱”(pods))。这些容器特征影响了对容器网络解决方案的需求:网络应该是敏捷的和可扩展的。虚拟机、容器和裸机服务器可能需要在同一个计算环境中共存,能够在应用程序的不同部署之间通信。容器网络还应该不知道如何使用用于部署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多种编排平台。
管理应用程序执行的部署和基础设施的计算基础设施可能涉及两个主要角色:(1)编排——用于跨主机集群自动化应用程序的部署、扩展和操作,并提供计算基础设施,可能包括以容器为中心的计算基础设施;以及(2)网络管理——用于在网络基础设施中创建虚拟网络,以实现在虚拟执行元件(例如,容器或虚拟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之间以及在传统(例如,物理)环境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分组通信。软件定义的网络有助于网络管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瞻博网络公司,未经瞻博网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9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