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8116.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春;许聪聪;郭露露;陈浩;姜迪;陈业富;薛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2 | 分类号: | B23H5/02;B23H5/10;B23H9/14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依<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电极 斜通孔 电解液 涡流 管侧壁 主通道 流场 排出 抵消 流出 残留 喷头 加工间隙 纠偏功能 均匀对称 相间分布 平衡管 通道孔 下端部 电极 扰动 偏斜 深孔 蚀除 贯穿 流通 外部 纠正 制作 加工 保证 | ||
1.一种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包括管电极本体(1),所述管电极本体(1)包括贯穿中心的主通道(102)、以及外部的管侧壁(101),所述管电极本体(1)的下端部连接有喷头(5),所述主通道(102)用于电解液的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电极本体(1)所在的管侧壁(101)上相间分布有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6)沿着管电极本体(1)的管侧壁(101)延伸方向斜向下,使流经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6)的电解液具有向下的流场分量,所述第二辅助斜通孔(7)沿着管电极本体(1)的管侧壁(101)延伸方向斜向上,使流经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7)的电解液具有向上的流场分量;
所述管电极本体(1)所在的主通道(102)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01),所述喷头(5)包括圆柱型的上凸台(51)和下凸台(52),并贯穿喷头(5)的轴向均匀对称设置有四个通道孔(501),以保证整个加工过程中无中心残留峰产生,所述上凸台(5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202),使主通道(102)的内螺纹(201)与喷头(5)上的外螺纹(202)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所在的孔洞内壁涂覆绝缘层,绝缘层为类金刚石镀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相间分布的个数为1~3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的反向延伸方向为同心,并与所在的管侧壁(101)的水平方向呈30°~6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管电极主体(1)的管侧壁(101)上间隔标定出所要加工的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的定位中心点;
S2、往管电极主体(1)的主通道(102)内部空腔注入去除空气后的去离子水,再将管电极主体(1)所在的两端部分别密封,并置于低温冷冻试验箱中进行冰冻处理,待主通道(102)内部的去离子水全部结冰冻实后将其取出;
S3、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冷冻后管电极主体(1)的管侧壁(101)上电刻出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并将所述第一辅助斜通孔(6)和第二辅助斜通孔(7)所在的孔洞内壁作涂覆绝缘层处理;
S4、利用精密微型内螺纹攻丝机在管电极主体(1)的主通道(102)内壁底部加工出一段内螺纹(201);
S5、利用微型精密数控机床加工出喷头(5),并形成圆柱型的上凸台(51)和下凸台(52),同时在喷头(5)所在的上凸台(51)外壁开设外螺纹(202),所述外螺纹(202)与管电极主体(1)的内螺纹(201)相适配,同时沿着所述喷头(5)的轴向贯穿开设通道孔(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管电极主体(1)的主通道(102)内部空腔注入去除空气的去离子水的体积占主通道(102)内部空间体积的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冰冻处理的条件为:每隔2~3分钟将管电极主体(1)取出放到摇床上摇匀1~2分钟,然后继续将管电极主体(1)放入低温冷冻试验箱中进行冰冻处理,如此重复4~6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促蚀物排出、抵消涡流、去残留峰、自纠偏功能的管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通道孔(501)的开设方法:在喷头(5)的圆柱型上凸台(51)的上表面沿着周向每间隔90°标定出加工所需通道孔(501)的定位中心点,再利用管电极电解加工方法在喷头(5)的内部逐次加工出四个所需直径且贯穿的通道孔(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1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