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7301.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远;咸承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LS产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73/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吴昌教;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小型断路器。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断路器的可动触点架设置有电弧引导部。因此,能够沿电弧引导部向外侧顺畅地排出因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分离而产生的电弧。由此,即便在未设置额外的灭弧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排出产生的电弧。因此,能够防止当电弧过长时间期间位于与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相邻的位置时可能会产生的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受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断路器(Small circuit breaker),更具体地说,具有能够在未设置额外的有灭弧装置的小型断路器中有效地向外部排出电弧的结构的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能够在发生漏电流、过电流等的异常电流时,为了防止电事故而断开通电的机构。
通常,断路器的内部包括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在未发生上述异常电流而正常电流流动的期间,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可彼此接触并通电。另外,当上述异常电流流动时,通过分离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来防止通电。
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分离时,因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流动的异常电流而产生电弧(arc)。
这种电弧包括因等离子放电而放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热、压力、光、离子等。因此,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将所产生的电弧排出到断路器的外部,才能够防止断路器的结构受损。
尤其,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是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能够通电的材料,因此,相对应地,会因所产生的电弧而受损的可能性非常高。
断路器可根据额定容量分为小型、中型以及大型。尤其,小型断路器设置于住宅,并起到断开小容量电流的作用。
因此,小型断路器普遍以仅能够设置电路断开必需的构成要素的小型尺寸制作。即,难以在小型断路器设置用于消灭电弧的额外的灭弧装置(arc chamber)。
下面对在小型断路器中产生电弧的过程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根据现有技术的小型断路器1000包括在下侧的底座1100支撑的固定触点架1300和可动触点架1400。若产生漏电流或过电流等的异常电流,则检测机构部1600运转,由此使开闭机构部1500移动。此过程称作跳闸(trip)。
若开闭机构部1500跳闸,则固定触点架1300的固定触点1310和可动触点架1400的可动触点1410分离。
此时,在固定触点1310和可动触点1410之间流动的异常电流随着固定触点1310和可动触点1410分离而转换为电弧。产生的电弧通过在盖1200侧形成的电弧排出口(未图示)排出。
如上所述,小型断路器因大小的限制而难以设置额外的灭弧装置。因此,所产生的电弧只能依存于可动触点架1400的移动而伸长。
即,当没有额外的引导构件时,可能会发生所产生的电弧不能顺畅地从电弧排出口(未图示)排出的情形。由此,当电弧长时间残留在固定触点1310和可动触点1410之间时,各个触点1310、1410可能会因电弧的成分而受损。
另外,当各个触点1310、1410之间的受损加重导致各个触点1310、1410熔接(deposition)时,即便在下次发生异常电流时开闭机构部1500启动,可动触点架1400也有可能不能移动。其结果,在发生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也不能断开电路,从而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韩国公开专利文献第10-2013-0048083号公开了一种具有能够使电弧根迅速地移动到电弧滚环的结构的布线用断路器电弧滚环。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如下结构的布线用断路器,通过将设置于固定电极的磁板和电弧滚环形成为一体,来增大电磁力,并由此能够使位于固定电极的电弧根迅速地向电弧滚环移动。
但是,这种结构的电弧滚环和布线用断路器以设置有用于消灭电弧的额外的构件作为前提。即,存在难以应用于未设置具有多个栅格的灭弧装置(arc chamber)的小型断路器中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产电株式会社,未经LS产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7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