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移动终端被定位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5972.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经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风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4/021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奇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模块 移动终端 可信区域 身份信息 禁用 通信模块连接 安全通信 防止移动 网络传输 网络数据 网络 受信 终端 运营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定位的安全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有身份信息,用于连接到第一网络,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无身份信息,用于连接到第二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在启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前,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不可信区域;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不可信区域内,禁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启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经由所述第二网络传输网络数据。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可信区域禁用移动终端与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模块,防止被非受信运营商定位或截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定位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SIM卡上绑定有移动终端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在移动终端接入运营商网络后,运营商可以轻松的通过基站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进而实现对其使用者的定位。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采用移动办公的方式协同工作,这种办公方式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对于从事涉密工作的机构和组织来说,移动办公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其最大的顾虑。现有的技术方案更多关注设备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等角度,而对于如何防止移动终端用户被运营商定位的问题,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定位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在不可信区域内不希望移动终端被基站定位的问题,从而保证通信安全。
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定位的安全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定位的安全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有身份信息,用于连接到第一网络,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无身份信息,用于连接到第二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在启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前,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不可信区域;
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不可信区域内,禁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启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
经由所述第二网络传输网络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是SIM卡,用于连接到蜂窝电话网,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是eSIM卡,用于连接到移动互联网。
更进一步的,所述eSIM卡被配置为与所述不可信区域内的运营商服务相关联,以连接到移动互联网。
进一步的,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不可信区域包括: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GPS单元判断是否位于不可信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安全通信应用,所述第二网络是移动互联网,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互联网上传输经所述安全通信应用加密后的网络数据。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识别号被登记在所述安全通信应用内,使得在移动互联网上传输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相关的网络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网络数据包括语音通话。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被定位的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具有身份信息,用于连接到第一网络;
第二通信模块,无身份信息,用于连接到第二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风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风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