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4693.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娟;陶友淘;张德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32;F24F11/79;F24F11/54;F24F12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红外传感器 位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可以自动检测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不仅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而且不会增加额外工序。该方法包括:确定红外传感器与多个红外源器件中每个红外源器件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每个红外源器件安装于一个导风板上;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每个红外源器件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红外传感器在任意两个导风板之间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很多智能家居上都设置有人感传感器。以智能家居为空调器为例,通过在空调器室内机上设置人感传感器来获取房间里人体红外源信号,进而识别出房间当前人体的数量、所处的区域等信息;再通过设置的运行状态实现各种可以提高使用体验的操作。例如:通过检测到人体的位置,对相应区域的导风板进行角度控制,则可以实现空调器的风随人动或者风绕人动等功能,从而提供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效果。
空调器室内机实现正常人感功能控制逻辑的基础是必须确定人感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然而实际应用中空调器室内机人感传感器的位置是在空调室内机安装到户后才能确定的。
现有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拨码开关的方式确定人感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例如,人感传感器的位置可以包括A位置、B位置、C位置、D位置,将拨码开关设置为1代表A位置、2代表B位置、3代表C位置、4代表D位置,然后通过人工调整拨码开关的方式将人感传感器所在的位置发送到空调器室内机。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确定人感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但是由于涉及到人为操作,因此存在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除此之外,安装人员还需要统一不同机型A位置、B位置、C位置、D位置与拨码开关之间对应关系的定义,给安装人员带来了额外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方法及装置,可以自动检测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不仅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而且不会增加额外工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红外传感器与多个红外源器件中每个红外源器件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该每个红外源器件安装于一个导风板上;根据该红外传感器与该每个红外源器件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该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该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用于确定该红外传感器在任意两个导风板之间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红外传感器与多个红外源器件中每个红外源器件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该每个红外源器件安装于一个导风板上;该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红外传感器与该每个红外源器件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该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该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用于确定该红外传感器在任意两个导风板之间的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确定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4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和空调清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FFU的无尘间洁净度闭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