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肠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7739.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俞静;王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瓶 灌肠 导管 主机 臭氧发生器 辅助系统 灌肠液体 蒸汽管 连通 瓶盖 灌肠装置 活动卡接 铰链铰接 可拆卸的 螺栓固定 瓶体顶端 前端螺纹 清洗消毒 消毒操作 侧壁 加热 瓶体 保温 搭配 体内 穿过 感染 卫生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灌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灌肠辅助系统,包括主机,主机包括机壳,机壳的顶端设有水瓶槽,水瓶槽的后端设有蒸汽管,蒸汽管的前端连通到水瓶槽内,机壳内通过螺栓固定有臭氧发生器,水瓶槽内活动卡接有水瓶,水瓶包括瓶体和通过铰链铰接在瓶体顶端的瓶盖,主机外设有导管,导管的后端穿过水瓶槽的侧壁后连通到瓶体内,导管的前端螺纹连接有灌肠头。本发明通过设置带水瓶槽的主机、臭氧发生器和水瓶,可以对水瓶及灌肠液体进行加热并保温,同时便于对灌肠液体进行消毒操作,另外通过可拆卸的水瓶和导管,搭配一次性使用的灌肠头,使水瓶和导管更便于清洗消毒,有效保证灌肠操作的卫生,避免发生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灌肠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灌肠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灌肠液体进行加热并使其保持恒温;同时也需对灌肠液体进行消毒,避免液体受到污染;另外,为了保证插管和灌肠操作的卫生,一般灌肠头都需使用一次性的。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同时实现对灌肠液体进行加热保温以及消毒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肠辅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肠辅助系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设有水瓶槽,所述水瓶槽的后端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蒸汽管的前端连通到所述水瓶槽内,所述机壳内通过螺栓固定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水瓶槽内活动卡接有水瓶,所述水瓶包括瓶体和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瓶体顶端的瓶盖,所述主机外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后端穿过所述水瓶槽的侧壁后连通到所述瓶体内,所述导管的前端螺纹连接有灌肠头。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前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电子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按键通过导线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左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散热窗和充电口,所述机壳内左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孔与所述充电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底端连通到所述臭氧发生器内,所述导气管的顶端穿过所述机壳的侧壁后延伸到所述主机外。
作为优选,所述瓶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刻印有刻度线,所述瓶体的底端一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通到所述瓶体内,所述出液管内螺纹连接有配套的密封塞。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手指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的外径与所述密封塞直径相等,所述导管的后端与所述出液管螺纹连接,所述导管的前端套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侧壁熔融固定在所述导管的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灌肠头的前端封闭,所述灌肠头的前端呈圆弧状,所述灌肠头的前端一侧壁上设有出液孔,所述灌肠头的后端熔融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导管的外径相等,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导管的前端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主机上设置水瓶槽,水瓶槽内设置温度控制电路,可以对水瓶既灌肠液体进行加热并保持温度稳定,便于直接使用;
2.本发明通过在主机内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可以伸入到水瓶内对灌肠液体进行消毒,操作简单、便捷;
3.本发明通过设置带刻度的水瓶,水瓶上设置可拆卸的导管,导管前端设置可拆卸的灌肠头,使水瓶、导管以及灌肠头均便于安装、拆卸和清洗,同时每次都可取用一次性的灌肠头进行灌肠操作,保证灌肠的卫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7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