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对接融合数据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96888.7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鹏;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宸信征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接 融合 数据 中小 企业信用 评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用以申请融资的企业填报数据并将填报数据传送给评分模块(3),以获得企业自评得分(11);
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还将填报数据传送给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以使填报数据和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对接获得的权威数据融合;
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用以对接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传送的填报数据和从涉企数据相关政府部门(电力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或者第三方权威渠道(征信机构等)对接申请企业的权威数据;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将权威数据和填报数据比对融合后作为涉企数据传送给评分模块(3),以使评分模块(3)对申请企业进行信用评价;
评分模块(3),基于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传送的填报数据或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传送的权威数据(优先调用权威渠道对接的涉企数据,权威渠道对接的数据为空时,调取企业填报的相关数据作为评分依据),对申请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以输出企业自评得分(11)或企业信用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包括企业信息填报子模块和填报数据审核子模块,以归集填报数据;
所述企业信息填报子模块用以填报企业经营数据;优选通过VUE.JS技术制作;
所述填报数据审核子模块用以对填报数据进行审核,以校验填报数据的完整性;优选采用SOA架构,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企业信息填报子模块和填报数据审核子模块的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从涉企数据相关政府部门(电力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或第三方(征信机构等)权威数据源对接权威数据,优选从权威数据源通过API接口对接权威数据并作为评分依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中,当权威数据与填报数据不一致时,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将权威数据作为涉企数据传送给评分模块(3),得到的对接数据得分为企业信用评分;
当权威数据缺失相关数据但填报数据存在时,所述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将权威数据中缺失但填报数据中存在的数据与权威数据融合,将融合数据作为涉企数据传送给评分模块(3),得到的融合数据得分为企业信用评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用以申请企业线上填报企业数据;评分模块(3)基于企业信息填报模块(1)传送的填报数据,对申请企业进行在线信用评价并实时输出企业自评得分(11);
评分模块(3)基于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传送的涉企数据对申请企业进行在线信用评价,输出企业信用评分和企业信用评价报告;
涉企数据对接融合模块(2)中设有推送子模块,其对接评分模块(3)的企业信用评分和企业信用评价报告后推送给相关金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评分模块(3)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确定的评价维度构建评分模块(3)的子模块,并设置子模块中的入模指标;
S302,设置评价维度的权重系数,优选通过构建评价维度的两两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进行设置;
S303,对子模块中的入模指标进行分段处理;
S304,确定入模指标的权重系数;
S305,确定入模指标的最终权重系数和打分规则,完成评分模型(3)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宸信征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宸信征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8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