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搅拌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96764.9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中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30 | 分类号: | B28C5/30;B28C7/06;B28C7/04;B28C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马敬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工程施工 用材 搅拌机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搅拌机。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柱、限位环、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限位环的底端等间距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支撑柱,且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上壳体,且所述上壳体的底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下壳体,且下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限位环的顶端连接有与支撑柱对应设置的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通过螺钉安装有驱动电机,使得该装置不仅能够均匀的向搅拌机内部投放原材料,同时可以对原材料中颗粒直径较大的砂石进行破碎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原材料颗粒直径的均匀程度,同时能够提高该搅拌机对原材料的搅拌效率,提高混凝土质量,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搅拌机。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建筑施工用的混凝土一般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而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是通过搅拌罐进行操作的,一般是将原材料统一放置在搅拌罐内,然后向其内部添加水进行搅拌,这种搅拌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原材料中难免存在一些颗粒直径较大的砂石,如果无法对其进行剔除或者破碎的话,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2、由于将原材料统一放置在搅拌罐内,且搅拌罐的搅拌方向为固定式的,所以在搅拌是存在原材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样导致混凝土质量降低,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材料搅拌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搅拌机,解决了房屋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质量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搅拌机,包括支撑柱、限位环、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限位环的底端等间距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支撑柱,且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上壳体,且所述上壳体的底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下壳体,且下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限位环的顶端连接有与支撑柱对应设置的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通过螺钉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顶端连接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贯穿该支撑板设置,所述上壳体的圆周侧壁套设有齿轮环,且所述齿轮环上的齿块与所述齿轮盘上的齿块啮合,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料箱,且所述料箱的底端与所述上壳体的顶端滑动连接,且所述料箱的底端与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之间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料口和下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下料调节装置,所述料箱的外壁均连接有横板,且横板连接处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延伸至上壳体的内部,且其底端连接有研磨块,所述研磨块的底端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的圆周侧壁均匀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搅拌板,所述上壳体的内部位于研磨块的周边均匀设置有研磨板,且所述研磨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料箱的底端内壁呈倾斜设置,且倾斜面的低端靠近进料口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处活动安装有挡料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圆周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注液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研磨块与研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研磨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调节装置包括滑槽、滑板以及紧固螺钉,所述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呈横向设置的滑槽,滑槽与下料口齐平,且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料箱的底端内壁螺纹安装有紧固螺钉,且所述紧固螺钉的端部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板的顶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中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中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消防系统中故障信息智能归并方法
- 下一篇:展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