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6095.5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生;王立成;吕振;毛深秋;韩治国;秦玉龙;曹荣国;王莉;肖俊和;孙其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厚覆盖层 止水铜片 钢筋骨架 内部设置 硬质PVC 铜鼻子 分缝 心墙 基岩 延展性 柔性处理 柔性连接 反滤料 过渡层 沥青油 铜止水 漏水 坝体 库水 嵌入 外部 修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厚覆盖层的防渗墙,深厚覆盖层上修建的当地材料坝体内部设置心墙,防渗墙下部嵌入基岩,心墙上、下游侧各设置反滤料和过渡层,心墙下部与防渗墙相连接,防渗墙内设置钢筋骨架,防渗墙上的分缝通过止水铜片柔性连接,止水铜片固定于钢筋骨架上,止水铜片采用圆形铜鼻子,圆形铜鼻子内部设置硬质PVC棒,硬质PVC棒外部包裹沥青油麻。本发明采用防渗墙分缝柔性处理,利用铜止水优良的延展性,可以有效的避免库水压力导致的防渗墙开裂漏水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渗墙体,尤其是一种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
背景技术
防渗墙是目前散粒状地层主要的垂直防渗技术,它不仅可以用作永久的地基防渗,对正在漏水和存在险情的堤、坝进行止漏处理,还可用作对临时围堰、基坑等的防渗处理,作为建筑物的挡墙、防冲墙等,受坝体自重压力、库水垂向压力、两侧土体发生沉降产生的附加垂向压力以及水头差带来的水平推力等,使得墙体受压、剪、弯的作用,导致墙体开裂,最终造成防渗墙体漏水。
因此,如使得防渗墙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墙体渗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防渗墙体预先设置裂缝,预先在裂缝处设置铜片止水,使得防渗墙体开裂部位明确,预先做好防渗措施,后期能有效避免防渗墙渗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深厚覆盖层上修建的当地材料坝体内部设置心墙,防渗墙嵌入下部基岩,心墙上、下游侧设置反滤料及过渡层,心墙下部与防渗墙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渗墙内设置钢筋骨架,防渗墙上设分缝,防渗墙上的分缝通过止水铜片柔性连接,止水铜片固定于钢筋骨架上,止水铜片的圆形铜鼻子内部设置硬质PVC棒,硬质PVC棒外部包裹沥青油麻。
防渗墙厚度为80~120cm,分缝高度间距为6~8m。
止水铜片厚度3~5mm,宽度40~50cm,止水铜片布设位置为防渗墙厚度1/3和2/3处。
止水铜片中间圆形铜鼻子内部设置的硬质PVC棒直径为50~80mm,外包沥青油麻厚度为10~15mm。铜鼻子内径与PVC棒及其外包沥青油麻组成的圆柱体直径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施工时预先在防渗墙上设置分缝,分缝上设置铜片止水,将防渗墙分缝处柔性处理,墙体受外力作用时优先在分缝处发生位移,铜片止水的良好延展性可以避免被拉裂,起到防止渗漏的作用。本发明采用防渗墙分缝柔性处理,利用铜止水优良的延展性,可以有效的避免库水压力导致的防渗墙开裂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的铜片止水、硬质PVC棒及沥青油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深厚覆盖层内的防渗墙,深厚覆盖层10上修建的当地材料坝体1内部设置心墙3,防渗墙4嵌入下部基岩9,心墙3上、下游侧设置反滤料2及过渡层12,心墙3下部与防渗墙4相连接,防渗墙4内设置钢筋骨架13,防渗墙4上设分缝5,防渗墙4上的分缝5通过止水铜片6柔性连接,止水铜片6固定于钢筋骨架13上,止水铜片6的圆形铜鼻子11内部设置硬质PVC棒7,硬质PVC棒7外部包裹沥青油麻8。
防渗墙4厚度为80~120cm,分缝5高度间距为6~8m。
止水铜片6厚度3~5mm,宽度40~50cm,止水铜片6布设位置为防渗墙4厚度1/3和2/3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