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3676.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广义;刘彦昌;于芳;于博全;刘守一;梁振宁;梁栋;胡亚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7/14 | 分类号: | B29B7/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白莹;于正河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槽 转子 旋向 密炼机转子 工作端面 密封结构 转子端面 工作端 转子轴 侧壁 泄露 密封技术领域 旋转方向相反 聚合物熔体 逆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 泵送效应 动态密封 机械设备 间隙密封 螺旋密封 物料平衡 物料输送 物料运动 原理应用 主体结构 高粘度 混炼室 密炼室 顺时针 回混 密封 加工 | ||
1.一种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转子轴、侧壁、转子、间隙、转子工作端面和螺旋槽;转子轴的两端伸出侧壁,侧壁之间的转子轴上设置有转子,侧壁与转子之间存在间隙,转子的端部设置有转子工作端面,转子工作端面上开设有螺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槽的个数为12,等间距式分布在转子工作端面上,能够平衡转子受到的径向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槽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与转子工作端面的旋转方向相反;螺旋槽的宽度为13mm,螺旋槽的深度为2mm,螺旋槽的底径为43mm,螺旋槽的螺旋角为25°,螺旋槽的转角为18.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槽的反输流量等于间隙中的泄露流量,螺旋槽的旋向决定了泵送方向,转子工作端面逆时针转动,转速为60r/min时,螺旋槽的出口处压力值最大,为正值,从外向内沿着螺旋槽的方向,压力逐渐减小,在螺旋槽的根部压力值最小,出现负值;转子旋转时,流体产生圆周运动,将螺旋槽处流体的速度分解为相切于螺旋槽的速度和垂直于螺旋槽的速度,流体不断地从螺旋槽的根部泵送到螺旋槽的开口处,开口处出现高压区,根部出现低压区;转子轴带动螺旋槽转动,形成螺旋泵,起到泵送和增压作用;转子工作端面的转动方向与螺旋槽的旋向相反时,起到减压密封作用,转子工作端面的旋转方向与螺旋槽的旋向相同时,起到增压作用,加剧熔体的泄露;间隙和螺旋槽中的流体的周向速度都是随着转子工作端面的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呈线性变化,在外径处具有最大周向速度,使得螺旋槽的开口处获得最大密封压力;螺旋槽在不同转速下密封压力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螺旋槽根部的压力为负值,从内向外沿着螺旋槽逐渐增大,开口处取得最大值,压力值均大于零;螺旋槽内的流体速度增大,单位时间内螺旋槽的泵送流量增加,密封压力值增大,呈线性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时,转子轴转动,带动转子工作端面上的螺旋槽旋转,螺旋槽内的物料产生运动,从螺旋槽的根部向螺旋槽的开口处流动,物料被输送回混炼室,单位时间内螺旋槽的输送量和沿间隙的泄露量相平衡,实现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密炼机转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能够单独使用、与现有技术中的密炼机转子密封装置配合使用、在新机器上应用或应用于改造后的现有技术中的密炼机转子密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6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