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蒙药草乌叶提取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3596.8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黎先智;冉波;王亮;阎志鹏;颜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1/18 | 分类号: | C07D22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蒙药 草乌 提取 去甲海 罂粟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蒙药草乌叶提取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的方法,包括原料提取、萃取、氧化铝层析、重结晶四个步骤,利用生物碱易溶于酸性水溶液的特点,采用酸性水溶液对药材进行提取,减少了酯溶性杂质的提取率,有利于进一步的纯化,并且避免了有机试剂的使用,对环境友好;采用酸性水溶液除杂,碱性水溶液富集生物碱的工艺替代传统硅胶柱层析,进一步除掉非生物碱类杂质,且萃取溶剂可以反复回收利用,节约了成本;通过氧化铝柱层析代替其他制备液相等分离手段,减少了生物碱样品的吸附,极大的提高了收率;工艺步骤少,生产周期较短,操作简单,易于放大生产,且实验中使用的酸水和有机试剂均可回收再利用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蒙药草乌叶提取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乌叶,中药名。其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叶。夏季叶茂盛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及时干燥。其味辛、涩,平;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据查蒙药近300中常用成方之中,应用草乌叶的高达二十多种,最早记载于一千多年前的《无误蒙药鉴》、《晶珠本草》等历代医学著作。收载于2015版《中国药典》及其《内蒙古药材标准》。但无论是《中国药典》,还是《内蒙古药材标准》,关于草乌叶的质量标准都只有性状和理化鉴别其中的生物碱反应,并未涉及对草乌叶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进行分离纯化。
目前对于草乌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文献报道其专有成分海罂粟碱和去甲海罂粟碱的制备,且制备量少,分离难度大,成本较高,无法为后续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蒙药草乌叶提取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的方法,通过酸水提取-萃取-氧化铝层析-重结晶的简单工艺制备得到克级至公斤级的海罂粟碱和去甲海罂粟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海罂粟碱和去甲海罂粟碱制备量少、分离难度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蒙药草乌叶提取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提取:将草乌叶药材粉碎,加入酸性水溶液煎煮至少2次,过滤并合并滤液,采用AB-8大孔树脂富集,用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醇洗液并浓缩得到原料提取液;
(2)萃取:取原料提取液,加水稀释后量取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至少1次,弃乙酸乙酯层,水层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8-9,再加入等体积二氯甲烷萃取至少2次,合并二氯甲烷层并浓缩备用;
(3)氧化铝层析:取浓缩后的二氯甲烷粗取液,加入氧化铝均匀拌样、烘干后,将样品加入氧化铝柱层析中,用60℃-9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梯度洗脱,通过薄层色谱进行监控,收集两个目标物流份,分别合并浓缩得到两个固态粗品;
(4)重结晶:将层析得到的两个固态粗品,分别加入乙醇加热溶解,放置结晶,得到的晶体重复本步骤操作2-3次得呈无色颗粒状结晶的两个目标产物。
本发明目标产物为去甲海罂粟碱和海罂粟碱,其中去甲海罂粟碱的结构为:
海罂粟碱的结构为:
作为优选地,步骤(1)中,煎煮时酸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酸性水溶液的加入量为草乌叶药材质量的6-8倍。
作为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酸性水溶液为盐酸或硫酸。
作为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为60%-90%甲醇或乙醇。
作为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氧化铝柱层析装柱料为100-200目氧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