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熔融炉及其电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2046.4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宫臣;胡明;徐鹏程;杨仕桥;张亮;宗肖;王婷婷;齐景伟;虎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H05B7/07 |
代理公司: | 11336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永贞 |
地址: | 21301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棒 等离子熔融 转动机构 电极结构 熔池 转动支点 移动 水平方向移动 冷凝 上端 炉内 外沿 下端 加热 穿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熔融炉及其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电极棒,所述电极棒位于等离子熔融炉内;转动机构,所述电极棒穿过所述转动机构,以所述转动机构作为转动支点;传动机构,所述电极棒的顶部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电极棒移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熔融炉的电极结构,通过在电极棒的上端设置转动机构作为转动支点,并在电极棒的顶部连接传动机构以带动所述电极棒移动,使电极棒的下端在熔池内移动,扩大了熔池的加热范围,避免了熔池外沿发生冷凝,提高了等离子熔融炉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废焚烧处理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熔融炉及其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危险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其含有高浸出浓度的重金属、二噁英等污染物。目前,通过等离子电弧产生的高温(中心区可达7000℃)迅速将飞灰变成熔融状态的反应器,是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技术。
等离子熔融炉运行时电弧的运行方式包括开弧与埋弧,其中等离子电弧使用埋弧方式运行时,石墨电极下端位于熔池液面以下,电弧整体位于熔融的飞灰之中,运行过程中,电弧的热量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传递给熔池,不再暴露再自由气化区,减少了电弧热量对自由气化区的散失,同时避免了对耐火材料和等离子熔融炉内部结构的辐射,提高了等离子能量向熔融物料传递的效率。但是埋弧由于辐射热较少,导致热量对于熔池外延的辐射热量被大量降低,热量对于熔池远离圆心侧的传导只能通过熔池对流和传导,而因熔池熔浆的粘度较大,熔浆对流程度较低。
现有技术中电极结构只能通过导电臂上下移动,加热点只能存在于熔池圆周的正中心,因此常常会因为热量传导降低在熔池的外围形成冷区,导致熔浆冷凝和熔池容积下降,直接影响等离子熔融炉的熔融效率。并且,由于进料口和出渣口设置在熔池外沿,外沿的熔浆冷凝将导致进料和排查不畅,甚至无法运行。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等离子熔融炉的电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熔融炉的电极结构,包括:
电极棒,所述电极棒位于等离子熔融炉内;
转动机构,所述电极棒穿过所述转动机构,以所述转动机构作为转动支点;
传动机构,所述电极棒的顶部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在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电极棒移动。
进一步,所述电极棒为所述等离子熔融炉的阴极电极,所述电极棒的构成材料包括石墨。
进一步,所述电极棒的下端位于所述等离子熔融炉的熔池液面以下。
进一步,所述电极棒的下端在所述熔池内平移或者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所述电极棒移动的角度范围是0°至30°。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球体,所述转动球体嵌入所述等离子熔融炉的炉盖中,且所述转动球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炉盖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采用耐高温和/或耐磨损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等离子熔融炉,其包括上述等离子熔融炉的电极结构。
进一步,所述等离子熔融炉包括直流电弧等离子熔融炉,所述等离子熔融炉采用埋弧方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