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仪和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0375.5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5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今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9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庆泽;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仪 控制 方法 | ||
投影仪和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投影仪的使用状态进行最佳的显示。该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将进行投影仪的设定的第1设定画面投射在投射面上;显示部,其配置在投影仪的壳体上,显示进行投影仪的设定的第2设定画面;判定部,其判定投影仪的使用状态;以及模式切换部,其根据判定部判定的使用状态,使动作模式在从投射部投射第1设定画面的第1模式和使显示部显示第2设定画面的第2模式之间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和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投影仪,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公开了在主体(壳体)的背面、侧面设置有显示部(监视器)的投影仪。用户能够使用该显示部进行投影仪的调整、设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8619号公报
但是,在将设定画面显示于上述的显示部以进行各种设定的情况下,显示部的画面较小,被显示的信息量较少,因此,用户的便利性下降。此外,有时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会介意来自显示部的漏光,或者手接触显示部而进行错误动作,从而妨碍正在观察投射图像的人。
另一方面,如果从投影仪显示设定画面作为OSD(屏幕显示)图像,则由于画面较大,所以,用户的便利性提高。但是,存在如下的课题:例如,在未设置要投射的屏幕的情况、或投射面为凹凸的情况下,设定画面的可视性下降,设定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投射部,其将进行所述投影仪的设定的第1设定画面投射到投射面上;显示部,其配置在所述投影仪的壳体上,显示进行所述投影仪的设定的第2设定画面;判定部,其判定所述投影仪的使用状态;以及模式切换部,其根据所述判定部判定出的所述使用状态,使动作模式在从所述投射部投射所述第1设定画面的第1模式与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第2设定画面的第2模式之间切换。
在上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影仪具有盖,所述盖遮挡所述投射部的投射,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盖的开闭状态,如果所述盖打开,则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1模式,如果所述盖关闭,则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2模式。
在上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影仪具有摄像部,该摄像部拍摄所述投射面,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摄像部拍摄出的图像,判定所述投射面的状态是否是能够看到所述第1设定画面的状态,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投射面的状态是能够看到所述第1设定画面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1模式,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投射面的状态不是能够看到所述第1设定画面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2模式。
在上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射部具有光源,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光源的点亮状态,如果所述光源点亮,则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1模式,如果所述光源熄灭,则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2模式。
在上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射部包含能够更换的投射光学系统,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安装状态,如果安装有所述投射光学系统,则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1模式,如果未安装有所述投射光学系统,则所述模式切换部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2模式。
本申请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和配置在所述投影仪的壳体上的显示部,在该控制方法中,判定所述投影仪的使用状态,根据判定出的所述使用状态,使动作模式在从所述投射部向投射面投射进行所述投影仪的设定的第1设定画面的第1模式与使所述显示部显示进行所述投影仪的设定的第2设定画面的第2模式之间切换。
在上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影仪配置有遮挡投射的盖,在该控制方法中,判定所述盖的开闭状态,在所述盖打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1模式,在所述盖关闭的情况下,将所述动作模式设为所述第2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0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