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9122.6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石吉勇;李文亭;邹小波;李志华;黄晓玮;郭志明;胡雪桃;梁妮妮;史永强;石海军;崔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试纸 汞离子 荧光检测 检测 标准比色卡 分布区域 环境差异 种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 比色检测 标准样品 标准荧光 参比通道 试纸检测 通道标准 颜色检测 颜色信号 荧光显色 校验 比色卡 含量比 量子点 纳米簇 激发 制备 测试 响应 观察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检测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该荧光试纸包括荧光显色区域和标准荧光比色卡,标准比色卡中参比通道对应激发颜色为参照,同时观察荧光试纸碳量子点分布区域对应的颜色来校验荧光试纸检测时的荧光检测环境。汞离子含量比色检测时,从标准比色卡内与荧光试纸铜纳米簇分布区域颜色信号最接近的标准汞离子样品对应激发颜色来检测Hg2+的浓度。本发明的试纸和检测方法可以缩小荧光试纸测试时与汞离子标准样品响应通道标准颜色检测时的荧光检测环境差异,从而减少荧光检测环境差异对汞离子比色检测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汞是一种剧毒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传递,在人体内代谢缓慢,易引起蓄积中毒,影响脑细胞的功能。目前,汞离子(Hg2+)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是检测过程繁琐、操作复杂且仪器设备价格高,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和日常检测的需求。鉴于汞离子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以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开发一种快速便捷检测食品中汞离子含量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现有的汞离子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具有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采用的纳米材料比较昂贵,合成过程繁琐;二是需要专门的仪器来获取响应通道和参比通道的荧光信号,硬件成本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铜纳米簇(CuNCs)-碳量子点 (CQDs)的食品中汞离子荧光试纸及检测方法,可实现食品中汞离子的低成本、快速检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所述荧光试纸包括荧光显色区域,所述荧光显色区域包括碳量子点分布区域和铜纳米簇分布区域;其中所述碳量子点分布区域浸渍有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环境校验;所述铜纳米簇分布区域浸渍有铜纳米簇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汞离子浓度。
所述碳量子点分布区域和铜纳米簇分布区域的面积比为1:1。
所述荧光试纸还包括试纸手持区域。
所述试纸手持区域、碳量子点分布区域和铜纳米簇分布区域由T型分界线分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试纸还包括标准荧光比色卡,所述标准荧光比色卡包括参比通道区域,所述参比通道区域包括参比通道激发波长打印区域和参比通道对应激发颜色打印区域。所述标准荧光比色卡还包括标准汞离子样品浓度区域,所述标准汞离子样品浓度区域包括标准汞离子样品浓度标识区域、标准汞离子样品对应激发颜色标识区域和标准汞离子浓度单位标识区域。
其中,所述标准汞离子样品浓度标识区域包含多个标准汞离子样品浓度打印单元;所述标准汞离子样品对应激发颜色标识区域包含多个标准汞离子样品对应激发颜色打印单元。
所述荧光显色区域和标准荧光比色卡位于同一试纸上或分别独立设置。
所述荧光试纸包括多个显色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荧光试纸的制备:在空白试纸上形成碳量子点分布区域和铜纳米簇分布区域,所述碳量子点分布区域分布有用于环境校验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所述铜纳米簇分布区域分布有用于检测汞离子浓度的铜纳米簇荧光探针。
响应通道/参比通道标准颜色获取:配制多份不同Hg2+浓度的Hg2+标准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9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