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87819.X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左宇军;高正华;雷振;周旋;王浩;王家轩;吴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A42B1/10;F21L4/00;F21V21/08;F21V23/00;F21V33/00;F21W131/402 |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帽主体 输气通道 马达 气筒 探照灯 人体头部 环形阵列状 小型蓄电池 地下采矿 紧固手轮 螺纹连接 气流通过 散热效果 探照装置 左右两侧 出气孔 固定的 内周面 上端卡 风扇 手电筒 吹出 电性 转轴 佩戴 转动 | ||
1.一种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包括安全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主体(1)前端安装有探照灯(2),且安全帽主体(1)左侧上端卡接有手电筒(3);所述探照灯(2)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手轮组(4);所述安全帽主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穿过安全帽主体(1)内侧后端的输气通道组(5),且输气通道组(5)后端安装有马达(6);所述输气通道组(5)后端上部安装有小型蓄电池(7);所述马达(6)与小型蓄电池(7)为普通电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主体(1)还包括连接帽带(101)、安装块(102)和第一螺纹盲孔(103),所述安全帽主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帽带(101),且两根所述连接帽带(101)一端分别连接有卡扣和卡槽,所述安全帽主体(1)前端中部设有安装块(102),且安装块(102)前端面四个夹角处均开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螺纹盲孔(1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照灯(2)还包括支座(201)、角度调节块(202)、调节转轴(203)、第一控制开关(204)、充电口(205)、第二螺纹盲孔(206)和安装孔(207),所述支座(201)支板前端面四个夹角处均开设有一个所述安装孔(207),且支座(201)通过安装孔(207)与安装块(102)前端面开设的第一螺纹盲孔(103)螺栓相连接,所述支座(201)中部固定连接有穿过支座(201)的一根所述调节转轴(203),且调节转轴(203)左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第二螺纹盲孔(206),所述探照灯(2)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块(202),且探照灯(2)通过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块(202)与调节转轴(203)转动相连接,所述探照灯(2)上端面中部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204),且探照灯(2)左端面中部设有充电口(205),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04)和充电口(205)均与探照灯(2)为普通电性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3)还包括手电筒支架(301)和凹面卡槽(302),所述手电筒支架(3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手电筒支架(301)均固定连接在安全帽主体(1)左侧上端部位,两个所述手电筒支架(301)上端面均开设有一个所述凹面卡槽(302),且两个所述手电筒支架(301)均通过凹面卡槽(302)与手电筒(3)外周面相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手轮组(4)还包括手轮(401)、螺纹杆(402)、夹紧盘(403)和耐磨橡胶垫(404),所述手轮(401)右端面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2),且螺纹杆(402)中部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盘(403),所述夹紧盘(403)右端面通过黏合剂粘贴有耐磨橡胶垫(4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通道组(5)还包括输气筒(501)、C型输气通道(502)和出气孔(503),所述C型输气通道(502)安装在安全帽主体(1)内部上端,所述C型输气通道(502)后侧连接有穿过安全帽主体(1)后端的输气筒(501),且C型输气通道(502)内部与输气筒(501)相通,所述C型输气通道(502)左右两侧和内周面均呈环形阵列状共开设有二十四个所述出气孔(50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采矿用的便于固定的探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6)还包括固定条(601)和风扇(602),所述马达(6)前端通过转轴与风扇(602)转动相连接,且马达(6)通过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十二根所述固定条(601)固定连接在输气筒(501)内部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8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