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5768.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宏;谷军;张意;罗庆志;李潇;张宇;伍任雄;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50213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层 墙体 套管 防水结构 阴阳角 迎水面 对管 管廊 伸入 种管 地下水 防水 穿过 贯穿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包括墙体,在墙体的迎水面设置有防水层,在墙体内贯穿有套管,且套管穿过所述防水层,且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第四防水层、第五防水层与第六防水层。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管廊的墙体,顶板、缝隙及阴阳角进行防水,有效的避免了地下水伸入到管廊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管廊是一种地下的用于铺设管道的建筑设施,而在现代城市中,管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管廊是在地下设计使用,故在管廊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渗水的情况发生,而且在管廊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连接缝,而连接缝的存在,也会造成管廊的渗水。而且管廊渗水不仅会管廊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管廊内部管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管廊渗水及管廊连接缝处渗水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墙体,在墙体的迎水面设置有防水层,在墙体内贯穿有套管,且套管穿过所述防水层,且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第四防水层、第五防水层与第六防水层。第一防水层包括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卷材防水层、20m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与回填土,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管廊外墙相接。第二防水层包括50mm厚过滤层、200Kg/m2透水土工布、20mm厚排水板层、厚度不小于70mm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隔离层、卷材防水层与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管廊顶板相接。第三防水层包括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卷材防水层、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与回填土,第三防水层与管廊外墙相接。第四防水层包括50mm过滤层、200Kg/m2透水土工布、20mm厚排水板层、厚度不小于70mm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隔离层、卷材防水层与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第四防水层与管廊顶板相接。第五防水层包括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隔离层、1.5mm厚防水涂料、1.5mm厚防水卷材、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C20混凝土垫层,第五防水层用于管廊阳角。第六防水层与第五防水层结构相同,第六防水层用于管廊阴角,上述防水层均按上述顺序依次施工铺设。
优选的,在第三防水层与第四防水层使用时,所述套管为刚性,且套管内穿过有电缆,在套管内还设置有用于封堵套管的沥青,且在第三防水层与墙体之间还设置有附加卷材防水层,在所述第四防水层与套管之间还设置有防水保护圈。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使用时,所述套管为柔性套管。
一种管廊防水结构的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板防水施工,侧板防水施工,顶板防水施工,变形缝防水施工,施工缝防水施工,阴阳角防水施工与穿墙管防水施工,所述底板防水施工、侧板防水施工与顶板防水施工均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施工前铺设找平层,且找平层是由1份水泥与2.5份砂浆混合而成,第二步,在找平层上铺设具有蠕变性能的高分子防水卷材和具有蠕变性能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第三步,在蠕变层上铺设保护层,所述变形缝防水施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安装钢边橡胶止水带,第二步安装变形缝嵌缝板及对使用密封胶填缝,所述施工缝防水施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施工前的准备,包括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铺设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第二步,安装钢板止水带。
优选的,在所述底板防水施工时,所述防水卷材铺贴找平层上,防水涂料涂在防水卷材远离找平层的一侧,在保护层与防水涂料之间还铺设有一层隔离层;在所述侧板防水施工与顶板防水施工时,所述防水涂料涂在找平层上,防水卷材铺贴在防水涂料上,且在侧板防水施工中,所述保护层为实心砖保护墙,且其高度与侧壁高度相同,在顶板防水施工中,所述保护层为混凝土保护层,且在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卷材之间也设置有隔离层。
优选的,所述找平层的厚度均为20mm,所述防水涂料的厚度均为1.5mm,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均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5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