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酸液注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3293.8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9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李彬;李小康;陈智勇;郝勇;李军伟;任睿卓;景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注入 装置 | ||
一种电池酸液注入装置,包括铅蓄电池、酸液注入管和移动支架,移动支架设置在传送带上方,包括气缸、连接板和管架,连接板固定搭接在两根平行的横杆上,管架位于连接板下方,气缸穿过连接板、且下端与管架固定连接;铅蓄电池放置在传送带上,上表面共设有多个酸液注入口,酸液注入管包括多个,依次设置在管架上,每个酸液注入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硫酸浓液入口和纯净水入口,下端设有与酸液注入口对应的电池酸液出口;本发明可定量定位地注入铅蓄电池内,可保证加酸精度和加酸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酸液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电池的注酸大多采用灌酸技术,电池加酸,是直接影响到电池一次放电时间长短及循环使用寿命长短等重要性能的关键。对于不同型号的铅蓄电池,加酸量不同,要求的精确度也不同,现有的加酸技术采用手工操作对单个电池逐个加注,并采用先抽真空后注酸的方法,12V铅蓄电池内部分为6个隔区,一般分别在电池顶部设置有单一的注酸孔,在电池装配完成后,需向内隔中分别注入硫酸电解液,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六个独立的导流管分别压紧固定在电池顶部的六个注酸孔上,再采用真空泵将定量的酸液注入到电池内,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导流管分别单一的与注酸孔对接,很易产生偏差移位,而且注入的定量不能达到一致性,且容易导致酸液外溢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酸液注入装置,可定量定位地注入铅蓄电池内,可保证加酸精度和加酸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酸液注入装置,包括铅蓄电池、酸液注入管和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传送带上方,包括气缸、连接板和管架,所述连接板固定搭接在两根平行的横杆上,所述管架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气缸穿过所述连接板、且下端与所述管架固定连接;所述铅蓄电池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上表面共设有多个酸液注入口,所述酸液注入管包括多个,依次设置在所述管架上,每个所述酸液注入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硫酸浓液入口和纯净水入口,下端设有与所述酸液注入口对应的电池酸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带动其运作的电机,且两侧设有防止所述铅蓄电池掉落的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管架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有长通孔,所述酸液注入管依次架设在所述长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浓液入口和纯净水入口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酸液注入口和酸液注入管的个数均为4~8个。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移动支架下方位置处设有重量传感区,所述重量传感区的面积与所述铅蓄电池的底面积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三个通孔,所述气缸穿过中间的通孔,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两侧的通孔,下端与所述管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和法兰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3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