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3139.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南南;陈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天润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盛时永 |
地址: | 244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回收 再利用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包括框体、收集框、固定框、电机、切割框、连接板和两个旋转刀,所述的框体内部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收集框相连,框体内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切割框,切割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安装在框体内部,框体的内部上端安装有两个旋转刀,且两个旋转刀左右布置。本发明可以切碎时,切碎辊上会缠绕有较多的编织袋碎条,长期缠绕可能会对切碎辊上的切刀造成损伤从而发生钝化的情况,现有的切碎辊只能对经过的编织袋进行单次切碎,切碎后仍残留有较大块的编织袋块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袋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编织袋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破损,破损后的编织袋需要用到回收粉碎装置来进行回收处理,在回收过程中需要对编织袋进行粉碎处理,通常使用切碎辊对编织袋进行切碎处理,但是在切碎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长时间切碎过程中,切碎辊上会缠绕有较多的编织袋碎条,长期缠绕可能会对切碎辊上的切刀造成损伤从而发生钝化的情况,且缠绕过多时会影响到切碎辊的转动速度使得切碎辊转速减缓从而影响了粉碎效果;2、现有的切碎辊只能对经过的编织袋进行单次切碎,切碎后仍残留有较大块的编织袋块,切碎程度不高,切碎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包括框体、收集框、固定框、电机、切割框、连接板和两个旋转刀,所述的框体内部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收集框相连,框体内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切割框,切割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安装在框体内部,框体的内部上端安装有两个旋转刀,且两个旋转刀左右布置。
所述的框体包括工作框、弧形切刀、连通腔、两个气管、两个工作气泵、两个换向板、两个定位槽和两个卡位槽,工作框的内壁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弧形切刀,工作框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连通腔通过气管与工作气泵相连,工作气泵安装在工作框外壁上,连通腔下端的左右两侧通过密封轴承与两个换向板相连,连通腔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定位槽,连通腔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卡位槽,具体工作时,工作气泵将气体通入连通腔内从而将气体吹入工作框内,换向板的设置起到了改变连通腔内风向输送轨迹的作用。
所述的收集框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连通腔下端吹出的气体可通过出气孔从而将编织袋布条向上放吹起。
所述的切割框包括转动框、操作气泵、气缸、通气筒、摇摆筒、伸缩管、复位连接机构、切碎刀和工作槽,转动框的底端通过气缸与通气筒相连,通气筒通过通气管与操作气泵相连,操作气泵安装在转动框上,转动框上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内设有摇摆筒,转动框上均匀安装有切碎刀,且切碎刀与切碎刀从上往下为间隔布置,切碎刀的内端与复位连接机构外端相连,复位连接机构内端通过伸缩管与通气筒相连。
具体工作时,通过两个旋转刀对回收的编织袋进行首次切割从而得到布条状的编织袋,通过电机带动切碎刀转动从而对编织袋布条进行二次切碎,切碎过程中,操作气泵启动从而将气体分别吹入摇摆筒、切碎刀内,摇摆筒内的气体通过吹出的方式将编织袋布条吹至在转动框内部空中,切碎刀内的气体通过吹出的方式将缠绕在切碎刀上的编织袋布条吹离。
所述的摇摆筒包括套设管、出气喷头、球体和挤压杆,出气喷头通过套设管与通气筒相连,套设管安装在转动框内,出气喷头套设在球体内,球体位于工作槽的中部,球体的设置起到了球铰链的效果,通气筒上均匀安装有挤压杆,且挤压杆位于出气喷头的下方,具体工作时,切碎完毕后,气缸带动挤压杆整体小范围上升,挤压杆将出气喷头的内端向上挤压使得出气喷头内吹出的气体轨迹为向下倾斜从而将切碎的编织袋吹落至收集框内。
其中,所述的复位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架、进出管和复位弹簧,固定架安装在转动框内壁,固定架内套设有进出管,且进出管与固定架之间连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天润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天润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3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饮料瓶回收处理设备
- 下一篇:组合模具的密封装置和组合模具的密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