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地震网格的储层参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226.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玲;李九生;田建华;曹少蕾;董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地震 网格 参数 油气 储量 计算方法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地震网格的储层参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三维地震数据与测井资料进行反演,获得反演数据体与物性数据体;根据反演数据体与储层门槛值,识别油气层,建立油气层分布的空间网格;根据空间网格与物性数据体,建立空间网格数据体;计算空间网格数据体中单个网格垂向厚度,进而计算单个网格的体积;根据空间网格数据体与单个网格体积,计算每一个网格对应的储量,进而计算油气藏储量。本发明考虑油气藏中储层厚度、孔隙度、油气饱和度的空间变化,通过空间变化的参数进行储量计算,避免了储量计算中储层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参数采用平均值的缺陷,获得精度更高的储量计算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层地震预测及油气储量计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地震网格的储层参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气藏评价中,油气地质储量是一个重要依据,也影响着勘探开发方案的部署实施。油气地质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有类比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矿场不稳定试井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统计模拟法等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容积法,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勘探阶段、不同圈闭类型以及不同储集类型和驱动类型。容积法储量计算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的体积,然后用地面的重量单位或体积单位表示,如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公式:N=A*H*φ*So*ρo*Bo,即利用油气藏的储层分布面积A、有效厚度H、有效孔隙度φ、油气饱和度So及体积系数Bo等参数进行油气地质储量的计算,而其中的厚度、孔隙度、油气饱和度参数采用的是油气藏的平均值,由于没有考虑到储层厚度、物性、含油气性的空间变化,计算精度较低,尤其对于储层物性、含油气性横向变化大的油气藏,储量计算误差较大,导致储量计算结果可靠性低,影响了油气藏的整体评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三维地震网格的储层参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震网格的储层参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其考虑油气藏中储层厚度、孔隙度、油气饱和度的空间变化,通过空间变化的参数进行储量计算,避免了储量计算中储层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参数采用平均值的缺陷,获得精度更高的储量计算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震网格的储层参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根据三维地震数据与测井资料进行反演,获得反演数据体与物性数据体;根据所述反演数据体与储层门槛值,识别油气层,建立油气层分布的空间网格;根据所述空间网格与所述物性数据体,建立空间网格数据体;计算所述空间网格数据体中单个网格垂向厚度,进而计算单个网格的体积;根据所述空间网格数据体与单个网格体积,计算每一个网格对应的储量,进而计算油气藏储量。
优选地,所述物性数据体包括孔隙度数据体与饱和度数据体,根据所述孔隙度数据体与所述饱和度数据体,获得乘积数据体。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间网格与所述物性数据体,建立空间网格数据体包括:将所述乘积数据体的数据添加至对应的空间网格中,获得所述空间网格数据体。
优选地,通过公式(1)计算每一个网格对应的储量:
Qi=VAiβ (1)
其中,Qi为第i个网格对应的储量,V为单个网格体积,Ai为第i个网格的乘积数据,β为体积系数。
优选地,通过公式(2)计算油气藏储量:
其中,Q为油气藏储量,n为网格总数量。
优选地,所述空间网格的长与宽分别为三维地震线间距与道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芽菜工艺
- 下一篇: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制备方法